11月13日沪铝站上22000元/吨关口,高点刷新近三年新高,指数持仓高达80万手体现市场分歧加剧。
风险偏好向好,铝市远景供需偏紧
近期中美贸易出现重大缓和,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有利于未来降息空间的打开和阶段性流动性释放。偏鹰派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宣布明年2月退休,市场评估替代人选可能更加呼应特朗普的降息诉求,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维持弱而不衰的预期。国内方面“十五五”规划箭在弦上,各行业相关政策呼之欲出,反内卷加扩内需组合令相对偏弱的经济现状存在企稳向好的预期。
在宏观情绪偏积极的背景下,明年铝市场供需存在偏紧预期。供应端,低弹性是市场共识,国内4400万吨运行产能已经稳定数月,未来一年新疆和内蒙部分产能落地能够实现60万吨左右的增量,产量增速不足1.5%。海外接近200万吨的计划产能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增量最大的印尼在地理分布和电力供应等方面不利于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目前虽已有产能开始投产,但多数项目处于偏缓建设阶段,海外电解铝增量存在低于预期的可能性。需求端来看,今年在房地产和出口的拖累下,国内铝消费仍可维持2-3%左右增长。地产降幅在收窄,出口有望企稳,铝消费场景在扩展,未来机器人、数据中心等场景应用具备想象空间,铝需求有望维持2%以上增速,弹性高于供应,库存处于低位成为常态。未来铝市场供需大概率在紧平衡附近波动,这建立在供应稳定输出的前提下,一旦再度出现因事故、电力等问题的减量,平衡存在短缺预期。
沪铝相对低估,有补涨驱动
今年以来贵金属领涨全市场,近期调整中金银比出现一定修复。金铜比处于历史高位,显示具备一定金融属性的铜相对低估,在AI等宏大叙事加持下铜价在10月底创出历史新高。在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难以逆转的情况下,有色板块具备一定上行空间,而铜铝比亦处于历史高位,铝较铜又相对低估。
近期海外供给端存在减产扰动和电力保障担忧,10月世纪铝业冰岛铝厂二十余万吨产能因事故关停,预计需约一年才能重启,South32莫桑比克铝厂2026年3月面临电力合同到期的问题,可能造成成本上升引发减产。外盘驱动相对更强,沪伦比降至2023年低位,沪铝存在补涨的驱动。
资金快速入场,市场分歧加剧
A股站上4000点关键关口,股市情绪积极。铝板块受到机构的关注,去年同期氧化铝大涨至接近6000元造成铝厂利润一度转负,今年氧化铝市场两极反转,价格腰斩并持续运行在亏损边缘,电解铝平均利润升至5000元以上的历史高位,而在行业开工率超过95%的情况下,高额利润又不能激发供应的放量,市场对于铝企利润前景保持乐观,而供需两端均具备一定故事性。铝股票近期表现出色相继创出新高,股市资金与沪铝形成一定联动,沪铝指数持续飙升至80万手的历史高位,显示市场分歧加剧。
投机讲远期故事暂难证伪,产业看现状亮点不足但具备韧性。近几个月需求同比基本持平,库存国庆累库后窄幅波动,铝锭现货升贴水跟涨尚可,华东维持平水,铝棒加工费表现明显强于淡季,下游对价格的接受度在提升。总体来看,在不发生宏观风险的情况下,沪铝未来具备向更高位置冲击的潜力,但现阶段供需矛盾有限,有色整体情绪亢奋,持仓升至历史高位时往往市场波动会放大,突破22000元整数关口后谨慎参与,等待更好的盈亏比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