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1.8,指数小幅上升
发布时间:2025-11-14 11:50:51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10月份,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1.8,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先行指数71.4,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一致指数为74.7,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

产业景气指数小幅上升

10月份,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1.8,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从总体来看,本月景气指数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仍处在 “正常”区间中下部,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趋势

在构成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的12项指标中,LMEX指数、M2、汽车产量、家电产量、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月投资额、有色金属进口额、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发电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有色金属出口额等11项指标位于“正常”区间,仅商品房销售面积1项指标位于“过冷”区间。

图2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灯号图

先行合成指数小幅上升

10月份,先行合成指数为71.4,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同比出现上升的指标有5项,分别是LMEX指数、M2指数、汽车产量指数、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数及有色金属进口额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6.4%、3.2%、7.2%和5.9%;环比出现上升的指标也有4项,分别是汽车指数、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家电组合及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7%、0.4%、0.1%和1.8%。

图3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合成指数曲线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国际方面,10月份,全球经济呈现增长韧性与分化压力并存的格局。分地区来看,美国方面,经济呈现数据分化、政策纠结的特征。在经济景气度方面,11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工厂活动在10月份呈现连续第8个月萎缩状况,原因是生产回落和需求疲软。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8.7,不及预期的49.5,前值为49.1,持续低于50荣枯分界线。今年以来,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多数时间维持在一个较窄的区间内。美联储在10月30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中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且从12月1日起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的计划。本次美联储利率决议遭遇“鹰鸽双飞”的罕见局面,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对12月降息持谨慎态度,市场此前“年内再降两次”的预期落空。叠加联邦政府因医保分歧陷入停摆长达40多天,进一步加剧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0.0,与初值预估持平,略高于9月份的49.8,恰好落在荣枯分界线上,显示复苏陷入停滞。尽管产出呈现连续第8个月微弱的扩张趋势,但持平的新订单、持续萎缩的出口以及加速的裁员步伐,共同揭示了行业复苏的脆弱性。日本方面,经济迎来关键转折点,在日本政治层面,高市早苗当选首相,并计划于11月份推出超13.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聚焦抗通胀、产业投资与国家安全三大领域。根据相关经济数据,11月份,日本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低于9月份的51.3,连续第7个月高于50的荣枯线,但增长速度连续第2个月放缓,降至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表明日本私营部门业务活动扩张速度为5个月来最慢。

国内方面,10月份,国内宏观经济短期承压,但结构亮点凸显。制造业受季节性因素扰动,消费与基建边际回暖、物价低位回升,政策托底效应逐步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的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因有国庆假期,工作日缩减至18天。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降至49.7%、48.8%,新出口订单受外需影响跌至45.9%。但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PMI均处扩张区间,装备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在需求端,消费受节日带动活跃,铁路、航空运输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超60%。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10月份,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但地产疲软与“以旧换新”红利的减弱制约增速;基建投资加速,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超5个百分点至55%以上,制造业投资因产能利用率低延续回落,固投累计同比预计仍为-0.7%。从整体看,在短期扰动下,经济结构改善明确,叠加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8%的支撑,随着政策协同发力,四季度平稳增长基础夯实。

产业方面,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生产活动保持稳健增长,主要产品产量、投资同比增长,进出口情况出现分化,实现利润保持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8%,与1—8月持平,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8%,比1—8月高出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十种常用有色金属累计产量6124.9万吨,同比增长3.0%,其中,精炼铜产量1112.5万吨、同比增长10.00%,原铝产量3396.8万吨、同比增长2.2%。分金属品种看,共有6种金属累计产量同比出现上升,其中,镍和锡的增幅最大,增幅分别是50.6%和12.0%;共有4种金属累计产量同比出现下降,其中,锑品产量降幅最大,为15.0%。9月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694.5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精炼铜产量126.6万吨、同比增长10.08%;原铝产量380.9万吨、同比增长1.8%。前三季度,6种矿山金属含量累计478.1万吨、同比增长4.2%。分金属品种看,所有6种矿山金属含量保持增长,其中,锑、铅和锡矿山金属含量增长较明显,同比分别增长10.2%、6.5%和5.3%。9月份,6种矿山金属含量55.3万吨、同比下降5.6%。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增幅较1—8月收窄0.6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9.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0.4%。前三季度,民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7.9%,其中,矿山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6%,冶炼和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

进出口贸易方面,铜精矿进口保持增长,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及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均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进口方面,前三季度,中国累计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263.4万实物吨、同比增长7.7%;9月份,中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58.7万实物吨、同比增长6.2%、环比减少6.4%。前三季度,累计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01.9万吨、同比减少1.7%;9月份,中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8.5万吨、同比微增1%、环比增长14.1%。出口方面,前三季度,中国累计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451.6万吨、同比减少8.1%;9月份,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52.1万吨、同比减少2.5%。

市场方面,10月份,国际与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多数品种价格较上月有所上涨,市场交易活跃,反映出供需基本面的积极变化及宏观情绪的提振。分品种看,铜市场表现强势,LME三月期货收盘价达10887.5美元/吨,上涨619美元;国内SHFE铜期货上涨1990元/吨,现货各市场均价涨幅均超6.9%,显示供需偏紧格局。铝价内外盘同步上行,LME铝价上涨203.5美元,SHFE铝价上涨415元,现货均价涨幅在1%以上,表现稳健。铅价小幅攀升,内外盘分别上涨28.5美元和50元,现货市场月涨幅0.85%~1.66%,波动相对温和。锌价亦呈上涨趋势,LME锌价上涨95.5美元,SHFE锌价上涨430元,现货市场价格微涨0.3%左右,走势平稳。锡价涨幅显著,SHFE锡大涨2310元,现货价格同步走强,表现突出。唯一例外的是镍,内外盘价格均小幅下跌,呈现弱势整理。从总体来看,10月份,有色金属市场多数品种价格上行,反映工业需求回暖与市场信心增强。10月份,新能源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化,供需格局与政策因素主导波动方向。根据广州期货交易所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主力合约均价同比小幅上涨至82360.0元/吨,工业硅主力合约均价同比下跌至9175.0元/吨,反映出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供应过剩局面。

效益方面,全国规模以上有色企业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在“两新”“两重”等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下,有色金属行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98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实现利润总额3451.5亿元,比去年同期(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长18.7%,增幅比上半年扩大3.7个百分点。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926.4亿元、增长33.8%,增幅比上半年收窄6.5个百分点、占比为26.8%;冶炼企业实现利润1912.8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8个百分点,占比为55.4%;加工企业实现利润612.3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比上半年扩大18.3个百分点,占比为17.7%。

从总体来看,10月份,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平稳。国内经济景气度回升、制造业复苏动能增强,支撑行业生产持续推进,主要金属品种产量稳中有进。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矿山采选领域增长尤为突出,民间投资同步稳步跟进。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部分金属原料进口量增加,部分加工品出口量有所下降。市场方面,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化,国际市场部分工业金属受供需影响表现强劲,国内市场受基本面与政策导向作用,部分品种价格有波动,新能源相关金属价格同比回落。行业效益延续向好态势,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增长,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结构保持合理。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有色金属景气指数仍将处于“正常”区间小幅波动。

附注:

1.有色金属产业先行合成指数(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有色金属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7项指标构成:LMEX指数、M2、家电产量、汽车产量、商品房销售面积、有色金属产业固定资产月投资额、有色金属产品进口额。

2.有色金属产业一致合成指数(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5项指标构成: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发电量、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额。

3.有色金属产业滞后合成指数(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职工人数、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产成品资金(期末占用额)、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综合景气指数由12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7.有色金属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为便于分析,编制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时,暂未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