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转换发展动力,提升产品质量,优化配套环境,促进融合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近些年,大家应该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全球看,能源环境的约束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据有关机构统计,汽车已成为石油资源最大的消费领域。2018年汽车领域石油消耗量占比超过50%,预计2035年汽车领域石油的消耗量占比仍将超过40%,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汽车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制定实施更加严苛的排放法规,引导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5亿辆,破解能源安全问题,降低污染和排放水平更加刻不容缓。从国内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也进入了市场和结构调整的阵痛期。2018年以来我们经济面临复杂的严峻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产业在连续28年保持增长,连续10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的形势下,去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今年1-7月,汽车的产销量也持续下降。行业企业的经营压力持续增大,急需变革破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叠加交汇,汽车产业的能源动力、生产运行和消费使用方式开始全面重塑。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储能单元,大型移动智能终端,生产方式加快向互联协作演化。个性化定制、共享出行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加速发展演进,这些必将赋能新产品、催生新企业,重塑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