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精矿供应趋紧,中国第一季度铜处理/精炼费用呈下降趋势
发布时间:2024-02-19 10:42:38      来源:博易大师

外媒2月16日消息,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清洁铜精矿处理和精炼费用将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供应趋紧,使得中国冶炼厂对含有较高杂质的铜精矿的需求增加。

  大型铜矿关闭或减产,导致铜精矿产量预期下调

  去年11月下旬,在经过持续数周的大规模抗议和封锁后,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第一量子矿业公司的科布雷铜矿合同违宪,随后巴拿马政府下令关闭这家100亿美元的大型铜矿。

  根据巴拿马政府的统计数据,科布雷铜矿在2022年生产350,438吨铜,2023年产量下滑到33.1万吨。这家铜矿是第一量子矿业公司的旗舰铜矿,占到其运营收入的40%,相当于巴拿马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第一量子矿业公司在铜矿遭到关闭后宣布不可抗力,这影响到2023年11月和12月装运给合同买家的货物,使得清洁铜精矿供应收紧。

  今年5月5日巴拿马将举行总统大选,根据巴拿马宪法,总统不得连任。至少在大选结果出来前,科布雷铜矿不太可能恢复运营,从而影响未来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全球冶炼厂的精矿供应。

  与此同时,2023年12月份大型矿商英美资源集团宣布调低未来两年的铜精矿产量目标,其中2024年铜精矿产量目标下调至73到79万吨,比之前减少了18万-24万吨,相当于一家中型铜矿的产量。2025年产量进一步削减。

  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分析师估计,2024年铜精矿供应将会下降,出现21.3万吨的缺口,主要原因在于科布雷铜矿停工。

  中国国内铜精矿产量也下降,冬季卡车运输速度放缓,也给华北冶炼厂的供应带来压力。2023年10月,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了79,455吨铜精矿,同比下降48%。对中国来说,哈萨克斯坦是仅次于智利和秘鲁的第三大精矿供应国,2023年1月至11月对华出口144万吨铜精矿。11月,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铜精矿增至127,718吨,但低于1至11月的平均水平131,281吨。

  由于矿商和贸易商都在努力履行长期合同协议,一些矿商在2023年卖出数量过多,导致第四季度的装运量可能延迟到2024年第一季度,这进一步限制了现货精矿的供应,并给精矿处理/精炼费用带来下行压力。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9日),中国铜精矿的处理费为52.10美元/吨,同比下跌39%,这也是两年来的低点。截至2024年1月18日,第四个月的处理费用降至34.80美元/吨。

  中国冶炼产能提高,第四季度冶炼厂增加库存

  中条山有色和白银有色在2023年第四季度扩大了生产设施,铜冶炼产能合计增加了38万吨/年,增加了对精矿的现货需求。此外,大冶有色在经过8个月的升级改造后,于2023年11月重启了第一条可年产30万吨铜的生产线。

  中国冶炼厂预计在2023年底提高铜产量。由于铜套利窗口开启,阴极铜溢价良好,导致第四季度库存增加。行业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冶炼厂成交了41.9万吨铜精矿,这是自2021年2月启动评估以来的最高交易量。

  在11月基准谈判达成协议后,现货处理/精炼费用暴跌,铜精矿市场供应预期也从过剩转为过剩,促使大多数贸易商停止向冶炼厂提供长期合同,这促使冶炼厂扩大现货采购,以满足第一季度的生产需求。中国冶炼厂第四季度的铜精矿交易量为102万吨,同比增长48%。

  对较高杂质含量的铜精矿需求增长

  由于精矿的供应短缺,中国冶炼厂倾向采购杂质含量较高的精矿或高含金的铜精矿。

  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贸易商和冶炼厂完成了9万吨高含金铜精矿交易量,相比之下,去年9月至10月期间高金铜精矿交易缓慢。

  由于原材料短缺和生产利润降低,冶炼厂在1月份开始降低开工率或提前检修工厂。

  一些市场参与者预计,由于冶炼厂在计划维护时需求下降,现货市场供应将在第二季度趋于稳定,贸易商将提供更多现货报价。

  一季度阴极铜溢价将会承压

  市场人士预计第一季度中国阴极铜进口溢价将承压,原因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铜价上涨,以及下游铜需求更为疲软,因为伦敦期铜和上海期铜的套利窗口在2023年底关闭。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阴极铜进口溢价从一年高点回落,上海保税仓库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库存的铜库存在12月份降至26,150吨的历史低点,原因是粗铜短缺以及冶炼厂定期检修。11月20日,阴极铜在中国的CIF溢价触及100美元/吨的一年高点,随后在2023年底跌至65美元/吨。2024年1月18日,由于现货交易迟缓,进口阴极铜溢价进一步降至62美元/吨。

  标普分析师预期2024年第一季度阴极溢价将进一步走弱,因为冶炼厂产能扩大增加了供应,而春节期间需求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