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10月10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我省2019-2020年度供暖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通报全省2019年前三个季度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及重污染天气应对重点工作进展,听取哈尔滨、牡丹江等7城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全省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省厅大气环境处、省环境监察局、省生态环境安全与事故调查中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各市(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
构建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一是要目标一致,各地要高度重视预案修订工作,克服困难,尽快完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扩大应急减排的范围,做到应减必减;二是要面向实战,企业应急预案减排措施要“一厂一策”,做到“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充分发挥预案的实战指导作用。三是要完善体系,构建主动预防、指挥有序、协调联动、防范有力的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体系,以区(县)保城市,以城市保区域,以区域保全省,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改善。
会议要求
进一步规范重污染应急响应工作程序。一是加强会商研判,要在省厅发布的预警信息基础上,组织当地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进一步会商研判。二是加强重点排查,紧盯环境监测数据异常点位,严查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污染,精准锁定污染源。三是及时预警响应,提前采取管控措施,避免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四是开展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查重点检查企业应急预案执行情况。五是落实媒体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六是及时报送材料,落实信息报送制度,专人24小时应急值班,及时对接。七是科学开展评估,鼓励各地借助第三方技术力量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升应对水平,实现重污染天气的科学化、精细化管控。
会议强调
坚决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一是部门协同,做好政府各部门之间、行政管理与技术保障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在供暖起炉期间,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要加强会商,主动提供环境空气质量预测分析结果,积极配合供热主管部门指导供热企业分时、分区错峰起炉,避免在大气污染物扩散不利时段起炉,从而加重污染物累积发生重污染天气。各地要坚决杜绝供暖企业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的名义降低运行负荷低温供暖。二是执法协同,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组织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统筹安排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各地需协调好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跨部门协同执法。三是区域协同,进一步完善哈尔滨、大庆、绥化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应对模式,协同保障、及时响应、有效应对,达到“消峰降频缩时”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