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标准创新基地(铜产业)助推产业集群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02 17:15:06      来源:鹰潭市市监局

江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产业)(以下简称“基地”)在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赋能领域持续发力,构建起“创新—标准—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该基地由鹰潭市检验检测认证院与江铜集团共建,已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多层次标准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标准体系,精准覆盖全产业链需求

基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由鹰潭市检验检测认证院参与修订的《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GB/T 1480—2025)于2025年1月24 日正式发布,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金属粉末粒度检测提供国家级权威方法,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标准《电机换向器用铜及铜合金梯形型材》(YS/T 1038—2025)与《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YS/T 1783—2025)于 2025年4月10日获批发布,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电机、车载电子元器件等新兴产业需求,推动铜材产品向高精密、高可靠性方向升级。鹰潭市检验检测认证院牵头或参与制定的5项团体标准覆盖新能源、日用铜制品、电线电缆等领域,其中,《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 试验方法》(T/JXTX 0009—2024)规范了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检测流程,助力江西锂电铜箔企业抢占新能源赛道;《钢琴弦用漆包铜圆线》(T/JXTX 0013—2025)填补了乐器专用铜材标准的空白,为乐器产业提供材料支撑。

二、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打造行业标杆矩阵

基地创新“技术诊断+标准定制”的服务模式,推动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2024 年,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微晶磷铜球》、江西广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换向器用银铜合金带材》、鹰潭市鑫旺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镀锡圆铜线》荣获“江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其中,江南新材料的微晶磷铜球标准将晶粒尺寸控制在40 微米以下,铜+银含量达 99.94%以上,杂质元素也进行了更加精准的控制,成为全球印刷电路板(PCB)电镀阳极材料的标杆产品,支撑其在国内高端 PCB 铜球市场占有率突破 40%。

三、深化标准赋能,激活区域经济“铜动能”

基地依托现有的铜质通平台,整合铜产业标准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同时组建“标准化专家服务团”,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一对一”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标准+专利”融合战略,后续将培育 1-2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标准。

作为全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鹰潭已形成从铜矿开采、冶炼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铜产业集群实现营收突破 4600 亿元。基地将加速科研成果、专利转化为标准,为鹰潭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