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Kementerian ESDM)释放信号,拟下调 2026 年镍产量目标,此举与印尼工业部(Kemenperin)限制新建冶炼厂许可的政策一脉相承。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矿物与煤炭总局(Direktorat Jenderal Mineral dan Batubara,简称 Minerba)局长特里・维纳诺(Tri Winarno)透露,实施限产政策的必要性源于全球及印尼国内镍供应已出现过剩(oversupply)。因此,能源与矿产资源部计划调整 2026 年《工作计划与预算成本》(Rencana Kerja dan Anggaran Biaya,简称 RKAB)中的产量规划,以匹配市场实际需求。
“若为应对供应过剩而暂停(新增产能),那我们自然是支持的。” 特里于 11 月 10 日(周一)在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办公室表示。
特里指出,此次产量调整很可能使 2026 年镍产量配额低于今年约 3.19 亿吨的实际产量。
“总而言之,我们会对过高的产量进行评估。今年产量已超 30 万吨,明年(产量)有可能会低于 30 万吨。” 他明确说道。
特里解释,能源与矿产资源部负责监管与采矿经营许可证(IUP)绑定的一体化镍冶炼厂;而独立运营的冶炼厂(standalone smelter)则由工业部负责管理。在工业部收紧新建冶炼厂工业经营许可证(IUI)发放后,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将相应调整镍矿石的市场供应政策。
“后续我们会具体商议如何落实,不过核心原则是依据《矿物与煤炭法》(UU Minerba)为相关产品生产做好准备。对于下游产业,我们肯定会给予支持。” 特里表示。
据特里介绍,目前与矿山绑定的一体化镍冶炼厂数量仍十分有限,仅约 7 家,且部分尚未实现最优运营。因此他认为,限制新建冶炼厂许可反而能加快镍产业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的进程。
需说明的是,今年印尼国内镍矿石产量目标约为 2.2 亿吨,低于去年 2.4 亿吨的目标。
特里补充道,政府设定的产量目标与企业《公司财务预算计划》(RKAP)中获批的配额存在差异,因为企业 RKAP 中的配额通常高于政府设定的全国产量目标。
此前 报道,印尼政府通过《2025 年第 28 号政府条例》(Peraturan Pemerintah No 28 Tahun 2025,即《基于风险的企业许可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工业经营许可证(IUI)制度限制镍行业的冶炼厂新增投资。
独立研究机构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Center of Economic and Law Studies,简称 CELIOS)认为,该条例的出台可视为对冶炼厂过度扩张(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一种修正措施。
CELIOS 执行主任比马・尤迪斯蒂拉(Bhima Yudhistira)表示,镍价回升的可能性并非仅取决于镍加工产品的产量规模。
因此,在限制新增镍冶炼厂许可的同时,还应配套实施严格监管、保持政策一致性,并制定以环境保护和矿区社区权益为核心的脱碳路线图。
需注意的是,该条例所限制的新建冶炼厂许可,主要针对生产镍中间产品的新增镍加工企业(冶炼厂),无论其采用火法冶金提纯工艺(RKEF 技术)还是湿法冶金工艺(HPAL 技术)。
援引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的数据,目前印尼已建成的镍冶炼厂共 54 座,处于建设阶段的有 38 座,另有 45 座处于规划阶段。
“今年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已批准的企业《公司财务预算计划》(RKAP)相关许可多达 292 项,涉及的‘采矿业务许可证’(IUPK)总面积达 866,292 公顷。” 比马在 2025 年 11 月 9 日(周日)发给媒体的书面声明中透露。
比马认为,鉴于当前镍矿开采特许权面积庞大,且采矿许可数量持续增加,除暂停新增冶炼厂许可外,还需同步实施镍矿开采禁令。
“即便暂停发放新增冶炼厂许可,若不对上游(采矿)环节加以管控,只会将压力从加工行业转移至矿区 —— 进而加剧生态破坏与社会冲突。” 比马补充道。
在 CELIOS 与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简称 CREA)联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未来 13 年,镍矿区周边农民与渔民的收入损失总额预计将达 2.3484 亿美元(约合 3.64 万亿印尼盾);此外,受镍行业环境影响,2025 年可能出现超 3800 例过早死亡案例,到 2030 年这一数字或将接近 5000 例。
CELIOS 研究员阿蒂娜・里斯基亚娜(Attina Rizqiana,文中简称 “Kiki”)补充表示,在限制镍冶炼厂许可的同时,还需限制企业的 “采矿业务许可证”(IUPK)规模 —— 这类许可证涵盖采矿、特许权及镍加工许可等权限。
“此外,针对仍处于设施建设规划阶段的企业,以及(政策)限制的期限问题,也必须采取坚决措施。” 阿蒂娜说道。
CELIOS 还关注到,当前存在一项潜在矛盾:一边是暂停发放新增冶炼厂许可,另一边是 Danantara 公司仍计划新建冶炼厂,例如印尼淡水河谷公司(Vale Indonesia,原 INCO)与中国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GEM Co. Ltd.)合作的镍冶炼项目 —— 该项目拟通过 Danantara 计划获得资金支持。
阿蒂娜认为,若不对上游(采矿经营许可证 IUP)实施同步限制、不明确严格的脱碳路线图、不切实整合环境政策,此次 “工业经营许可证(IUI)限制政策” 恐将沦为表面化的行政手段。
“看似在行政层面放缓了扩张速度,但并未改变当前以‘资源掠夺式开发’和‘高排放’为核心的工业发展结构性方向。” 阿蒂娜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