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5月21日消息,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摩科瑞(Mercuria)周三发出警告,预计今年铜精矿将出现70万吨的供应赤字,精炼铜也将出现30万吨的供应赤字,这些赤字可能将铜价推向历史新高。
摩科瑞金属和矿业研究主管、知名的铜市多头尼古拉斯·斯诺登(Nicholas Snowdon)表示,他预计铜价将比预期更早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全球铜市场正处于一个极度脆弱的状态,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会显现。
斯诺登在香港举行的LME亚洲周会议上表示,当今的铜市场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对我们来说,问题不是这个市场何时进入稀缺状态,而是何时进入稀缺状态,这很可能发生在今年下半年。他指出,尽管有大量铜被转运到美国以应对潜在的进口关税,但供应中断和产量停滞,加上中国需求的韧性,共同导致了铜市场的紧张局面。
分析师本周表示,只要美国关税威胁持续存在,并且COMEX铜价的溢价使得交易商和生产商有利可图,大量铜运往美国的情况就会继续下去。COMEX铜价在3月26日曾创下每吨11,633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正是受美国关税威胁和套利机会的刺激。
斯诺登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将有约50万吨铜被运往美国。
瑞银分析师Sharon Ding在周二的一次活动中也表示,她预计3月至5月期间将有45万至50万吨铜运往美国,比正常预期高出约25万至30万吨。这种异常的贸易流向,导致了全球铜供应的重新分配。
上周中国铜库存大幅增加,此前连续三周库存大幅降低曾引发对全球供应被美国吸引而导致短缺的担忧。这表明,尽管中国需求保持韧性,但是大量铜流向美国,正在影响其他地区的库存水平。
铜市场的供应紧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主要铜矿区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包括罢工、自然灾害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铜矿的生产。其次,新建铜矿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周期较长,导致短期内难以有效增加供应。第三,现有铜矿的品位下降,也使得生产成本上升,产量增长受限。
在需求方面,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但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铜作为这些“绿色”和“数字”经济的关键原材料,其长期需求前景依然乐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经济刺激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为铜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
摩科瑞的预测为全球铜市敲响警钟。如果供应赤字如预期般出现,铜价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创下历史新高。这将对下游产业,特别是电力、建筑和制造业等,带来更高的成本压力。同时,这也将为铜矿商带来巨大的盈利机会。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铜市场的供需平衡、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调整,以把握铜市场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