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
报告要点
特朗普2025年4月3日签署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该政策公布后,全球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承压。若“对等关税”严格执行美国国内锂离子电池、锂电主材和关键矿物成本将大幅上升,从而抑制美国美国电动汽车和锂电储能需求。叠加特朗普政府早前取消绿色能源转型补贴,美国锂电终端消费不容乐观。
正文
关税政策演变
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与锂电相关的关税政策实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2019年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锂电材料商品关税大幅增加,如电解液关税为30%(基础关税5%+加征关税25%),铁锂正极为29.1%(基础关税4.1%+加征关税25%)。2020年初,中美双方正式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部分对华关税从15%降至7.5%。对应地,电池和电池材料的加征关税调整到7.5%。
2024年5月14日,拜登正式宣布提高部分中国进口产品进口关税,主要包括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半导体芯片、大型船岸起重机、医疗产品、铁铝等,总价约180亿美元。锂电相关产品关税成倍增加,其中电动汽车的附加关税从25%升至100%,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上调至25%,上述关税于当年8月1日起实施。而储能电池(非动力电池)产品关税推迟到2026年正式实施,同样提高到25%。经此调整后,动力电池总关税上升到28.4%(3.4%+25%),电池材料关税为25%-30%。
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加大滥用关税力度。2月4日,美方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在3月4日进一步提高到20%。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华征收34%的“对等关税”,今年以来对华加征的新增关税增加到54%。从今年4月9日起,若基础关税、301法案加征关税以及今年新增关税完全严格执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将面临超过80%的总关税税率,储能电池年内总关税超过60%,2026年总关税超80%。
美国锂电消费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长期作为全球最大的锂工业国家,从原生锂生产到工业及军事领域消费份额均冠绝全球。90年代日本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全球锂消费格局深刻变革。玻璃陶瓷、润滑脂、铝冶炼等传统消费领域增速放缓,锂离子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全球锂消费中心转移到东亚地区。
2021年开始,拜登政府采取一系列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交通工具电动化及绿色能源配套,美国锂电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24年,美国全年销售电动汽车154.7万辆,同比2023年增长11.3%,较2020年增长近5倍。在乘用车中,电动汽车总体渗透率约9.7%,而2020年约为2.3%。2024年美国锂离子电池储能市场需求约为60GWh,年增长率为27%,较2020年增长约3倍。
然而,特朗普上台降低美国锂电市场增长预期。特朗普政府加大传统能源开采,结束拜登政府“绿色新政”。就任不足三月,本届政府已取消对电动汽车的强制性规定和补贴,停止将联邦土地和水域出租给大规模风电场,限制风电场发展,并计划取消《通胀削减法案》中未使用的资金,终止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瑟夫·夏皮罗(Joseph Shapiro)、杜克大学的菲利克斯·廷特尔诺特(Felix Tintelnot)和斯坦福大学的亨特·奥尔科特(Hunt Allcott)三位经济学教授的估算,如果消费者失去电动汽车消费税收抵免,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可能大降27%。市场预期下,2025年美国锂电消费增长重心为储能提前抢装。
中美锂电贸易现状
美国锂电池进口长期依赖中国。美国2024年锂离子电池需求测算超过130GWh,但大多电池厂在近年投产,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坡阶段。美国整体上锂电池自供率较低,特别是储能电池领域,自供率不足20%。中韩日三国长期作为美国国内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来源地。2022年以来,中国来源锂电池占美国进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目前锂电池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据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累计出口数量39.14亿个,同比增长8.1%,累计出口额为611.21亿美元,出口目的地前五位分别为美国、德国、韩国、越南和荷兰。其中,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锂离子电池总金额约153.15亿美元,占出口额总量的25%。自2020年以来,美国连续五年成为中国锂电池最大出口目的地。
乘用车方面,中美新能源乘用车贸易体量极其有限,影响基本忽略。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对美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25万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仅0.3%。2024年美方加征关税后,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美国需求进一步收窄。
关税政策影响
锂电成本优势?
参照市场第三方2024年研究测算,美国国内锂电池成本普遍较国内高出20-30%左右,在当前关税措施下,国内锂电出口成本优势不再。然而,美国当地锂电企业成本也在抬升。首先,美国本土电池材料供给较低,对外依赖在“对等关税”措施下将抬升成本。2024年全球三元材料产量约95万吨,其中中国、韩国、日本占比分别为68.4%、19.4%和7.4%,美国产量占比仅3.6%。2024年美国正极材料进口主要来源于韩国和日本,“对等关税”政策对两国的关税分别为25%和24%,电池主材关税同样会抬升美国本土电池生产成本。
同时,IRA法案曾为当地锂离子电池生产提供最高35美元/kWh的税收抵免,对于关键矿物和组件本土化程度高的电池最高可降低30%的成本。但特朗普政府已叫停IRA补贴政资金审批,美国本土化生产锂电的成本同样面临考验。
美国本土自供率提升?
理论上美国本土现有锂电产能可满足需求量,并且今年仍有电池厂规划投产,但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储能电池产线转变需要一定周期。IRA法案背景下,美国近年加速本土电池产业布局,产能突破130GWh。截止2024年底,美国锂离子电池工厂主要为韩日厂商与车企合作建设。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合作的两座工厂位于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已运行产能均为35GWh,密歇根工厂尚在建设中。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与松下合作)和德克萨斯州的两个工厂产能分别为35GWh和16.3GWh,2024年的装机量为8GWh。SK On佐治亚州工厂一期产能10GWh于2024年投产,主要生产软包电池,供应现代和起亚电动汽车。
美国锂电产业结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电池材料和关键矿物严重依赖进口。在锂电主材领域,中国实现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能和产量。如上所述,即使在日韩份额占比较高的三元正极领域,2024年我国实际产量依然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关键矿物领域,雅宝银峰盐湖是当前美国主要的关键矿物项目,难以维持电池相关矿物的自我供给。短期美国无法实现从原材料、电池材料到锂离子电池的完整布局,摆脱锂电相关产品进口依赖并不容易。
展望
综上所述,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后,美国本土锂电领域将遭遇成本抬升问题,可能抑制锂电储能和动力电池消费。短期直接影响最大的为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储能电池,美国非动力电池关税将从原有的约11%上升到65%附近,这可能会影响到今年国内外厂商为应对301法案2026年提升关税的储能电池抢出口行情。中长期,虽然美国本土锂电终端产能逐步投放,但目前美国本土企业原材料对外高度依赖,若“对等关税”严格执行,日韩材料供给也会存在关税高企问题。锂电矿物和主材成本传导至终端,从而影响美国国内锂电终端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