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影响解读——铅锌】“对等关税”超预期,关注铅锌供应链格局演变
发布时间:2025-04-08 09:45:00      来源:安泰科

一、政策背景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自当地时间4月5日开始,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从4月9日起,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其中中国输美商品面临的关税在原有基础上再加征34%,达到54%;欧盟、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柬埔寨、莱索托等国家的商品也面临较高关税,分别为20%、20%、25%、26%、46%、49%、50%。有机构测算,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已经回到20世纪30-40年代的高水平,2025年全球GDP将因此而萎缩1.2-1.3个百分点。

作为反制,2025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美国这种普遍大幅度加征关税的做法,标志着美国彻底抛弃长期实施的多边贸易秩序,不仅严重伤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而且对美国经济发展也不利。引起的各国对应反制措施所带来全球经济、政治、地缘的影响和变化也将是历史性的,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体现之一。对产业链全球化程度很高的有色金属来说,近期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对经济和需求减弱的担忧,价格走低,中长期系统性反映还有待于观察。

对中国铅锌产业链而言,短期影响将显而易见,对我国铅锌原料进口和铅锌下游应用产业比如铅蓄电池、汽车、家电、钢材、五金制品等的影响更大一些。

二、中美铅锌产品贸易现状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安泰科对过去三年产销国为美国的重点铅、锌产品进口量进行了整理,列表如下:

表1中国出口至美国铅锌产品及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安泰科

铅锌产品种类众多,各品类出口量小且用量不固定,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铅锌产品主要为铅酸蓄电池、镀锌板,美国对等关税对中国铅酸蓄电池的出口影响相对较大。早在2019年,美国就已对源自中国的铅蓄电池加征关税,中国对美国铅蓄电池出口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据安泰科测算,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铅蓄电池产品用铅量5.2万吨,占中国铅消费的1%左右,较2018年减少4.7万吨。我国铅蓄电池主要出口地已经转向南亚、东南亚等非美区域,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铅及铅产品进口国,2024年精炼铅和铅蓄电池净进口量分别为31万吨、7494万个(含铅量约为57万吨),约为美国铅消费量的60%。此次关税调整必将抑制铅产业链企业的对美出口,并大幅提高美国精炼铅、铅蓄电池的进口成本,在向终端制造产业传导过程中,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尽管镀锌板在美国市场的占比较小,但中国对东南亚出口的镀锌制品部分转口后出到美国,美国对泰国、越南等国加征高关税或将对中国镀锌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部分依赖美国市场的镀锌板生产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可能需要调整生产计划,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加大国内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表2中国铅锌产品进口量及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安泰科

中国铅锌冶炼及加工产能相对充足,仅从供应端来看,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于铅精矿、锌精矿。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铅精矿、锌精矿分别为13.5万吨实物量、17.8万吨实物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0.9%、4.4%,占国内铅精矿、锌精矿总需求的3%、1.5%。初步来看,此轮关税政策将抑制中国进口源自美国的铅锌精矿,中美两国主要精矿贸易商积极磋商解决办法,具体影响仍有待观察。鉴于当前关税政策多变,需警惕后续铅锌精矿进口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关注铅锌供应链格局演变

此轮关税政策落地后,短期内,铅锌产品进出口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市场份额下降等挑战;从中长期来看,铅锌供应链将呈现区域化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和贸易格局重塑的趋势。为应对这一变化,中国铅锌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拓展多元化的市场和贸易渠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