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随着电力、阳极和氧化铝等能源和原辅料价格的下滑,中国电解铝成本持续下降。根据安泰科统计,2023年1-6月,中国电解铝含税加权平均完全成本为16850元/吨,同比下降665元/吨或3.8%;其中6月份成本15987元/吨,同比下降2188元/吨或12.0%,较2022年末下降1923元/吨或10.7%。得益于同期相对较高的铝价,行业盈利情况保持良好,2023上半年平均利润为1659元/吨,但较2022年同期仍然有较大降幅,达57.8%。
从时间上来看,1月份由于价格跌幅较大,当月利润降低至1000元/吨以下;从2月份开始,成本降幅明显增加,吨铝盈利空间回归到1000元以上并逐月扩大,于6月份突破2000元。6月份全行业盈利面扩大至98%左右。
主要成本要素分析显示,电解铝三大成本项包括电力、氧化铝和阳极,6月份在完全成本中的占比分别为37.6%、35.0%和12.1%;与2022年底相比,三大成本项分别下降了551元/吨、11元/吨和1284元/吨。由于阳极价格的大幅下滑导致电解铝炭阳极成本占比较2022年底下降6个百分点,是带动2023年电解铝成本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电力成本下降。截至目前,中国电解铝自备电比例约59%,网电比例约41%,而煤炭价格的下滑导致铝企自备电价降低是致使2023年以来电解铝行业电力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2023年煤炭价格呈现单边下降趋势,截至6月30日,秦皇岛动力煤(Q5500)平仓价为830元/吨,较年初高点1215元/吨下跌385元/吨或31.7%,期间最低时跌至759元/吨。煤炭价格下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煤炭供应增加:2023年国内煤炭保供政策继续发力,主产区煤炭产量均有明显增长;澳煤放开加之在国际能源价格全线下滑背景下,进口煤价优势明显,使得煤炭进口量大幅增加。2023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82亿吨,同比增加89.6%。二是新能源电力大幅增长,对煤电替代不断加强:截至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6.7亿千瓦,同比增长10.3%。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6亿千瓦,同比增长17.7%,占总装机容量的50.9%,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5亿千瓦,同比增长38.4%;风电装机容量约3.8亿千瓦,同比增长12.7%,是所有能源类型中装机增速最高的两种。三是电力需求增长缓慢:国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尤其传统产业发展疲软,而出口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使得主要产业对电力需求增长不明显。自备电价下降造成总体用电成本减少,但网电价格略有上涨,部分抵消了总体用电成本的下降幅度。根据安泰科统计,2023年6月份自备电加权平均价格为0.411元/千瓦时,较2022年末下降 0.103元/千瓦时;网电价格为0.490元/千瓦时,较2022年末增加0.03元/千瓦时;综合加权平均电价为0.447元/千瓦时,较2022年末下降0.044元/千瓦时。
氧化铝成本稳中有降。受供应预期增长和需求增速放缓影响,2023年氧化铝价格持续表现为低位横盘震荡走势,整体保持在2800-2950元/吨区间运行,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对电解铝成本影响有限。安泰科氧化铝现货报价显示,2023年6月份氧化铝现货均价为2822元/吨,较2022年12月下跌48元/吨,同比下滑147元/吨或5.0%;2023年1-6月氧化铝现货均价为2893元/吨,同比下滑124元/吨或4.1%。
阳极成本大幅下滑。2023年以来,受石油焦、煤沥青等自身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国内需求增长缓慢、阳极出口下降等影响,国内预焙阳极价格大幅下滑。安泰科铝用预焙阳极报价显示, 2023年6月份中国阳极市场均价为4501元/吨,同比下跌3246元/吨或41.9%,接近腰斩,较2022年末下跌2711元/吨或37.6%;1-6月份均价为5682元/吨,同比下跌695元/吨或10.9%。
分省区来看,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能源配备以及运输半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区域之间成本分化较大,盈利水平不尽相同。根据安泰科测算,6月份盈利空间最大的是山东和新疆,达到3000元/吨以上;辽宁、福建等地区利润最低,与山地和新疆相差2000-3000元/吨;而广西地区仍有小部分产量处于亏损局面。
目前来看,氧化铝、阳极以及煤炭等主要成本要素价格均已止跌,部分产品甚至有反弹迹象,电解铝成本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剔除西南地区在丰水期执行较为便宜的电价等此类常规性的非市场因素外,后续电解铝成本将面临小幅增加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