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的波动也日益剧烈,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落实带来了较大困扰。为规避价格风险因素,采用商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成为行业内最普遍的做法。
铜期货市场简介
铜期货市场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至今仍是铜期货交易最为活跃且体量最大的交易平台。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铜期货合约,标志着我国铜期货市场的启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原料及精炼铜的进口国,也是最大的精炼铜消费国。无论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伦铜合约,还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铜合约,对铜矿山企业、铜冶炼企业和下游加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均起着重要作用。当然,纽约交易所的COMEX铜期货合约以及2020年11月份新上市交易的上海能源交易所的国际铜期货合约,也是全球铜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交易所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通过产业链上的各类参与者,在价格发现和风险定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加各环节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决策效率,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铜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使得市场可以及时掌握铜产品的供求关系,使企业和投资者可以更为准确地预判价格变动趋势,风险定价功能使得期货价格可反映出未来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价值,有利于企业采取适当对冲规避风险或从管理中获益。
铜期货套期保值功能介绍及案例
套期保值,又称对冲,通常指交易方为避免或减少因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带来的损失,在买进(或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以期货交易实现对冲实物交易价格波动风险的一种行为。当然,针对产业链上不同的环节,套期保值也有着不同的操作方式与目的。以下简单介绍几个不同案例对铜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加以说明。
1. 甲公司是一家铜冶炼企业,2015年5月份,甲采购一批铜原料时,采购适用的铜基价即市场铜价为45000元/吨,至2015年7月份甲将经冶炼加工的精炼铜运至市场销售时,市场铜价格已经下跌到38000元/吨,现货的金属基价亏损已达到7000元/吨,但由于甲公司在原料采购作价时同时在期货市场以45000元/吨同步卖出空头保值,销售精炼铜的同时期货市场以38000元/吨买入多头进行平仓,最终甲通过期货收益7000元/吨弥补了现货的亏损,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效益。在此可以看到,作为中间环节的冶炼企业,因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存在运输及冶炼加工周期,采购与销售的定价往往存在数月的时间差,通过套期保值对价格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购销价格差异可能为公司带来的不可控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经营。
2. 乙公司是一家铜矿生产企业,2015年其生产成本为33000元/吨。因乙公司预期铜现货价格将有下跌可能,而在2015年5月份时于期货市场以45000元/吨的价格卖出空头。之后,虽然铜现货价格在波动中一路下跌,但由于乙公司已提前于期货市场进行了套保操作,在后续市场价格走低期间,乙企业在铜精矿销售作价时于期货市场进行了同步买入平仓,以期货的盈利弥补了现货盈利水平的降低,最终铜价格的波动并未给乙企业带来实质影响,即乙企业作为最前端的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相对稳定而销售价格却受市场铜价影响,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对价格进行了管理,有效地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提前锁定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3. 丙公司是一家汽车冷却器生产企业,虽然产品售价与铜价的关联性不强,但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较大,铜作为公司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铜价的波动也会给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影响。2017年2月份,丙公司预期铜价有所上涨但涨幅难以判断,为锁定成本并规避风险,决定对当年度铜采购量实行套期保值。在铜价约48500元/吨时,于期货市场不同合约共计买入5000吨多头。之后,在采购铜材时逐步卖出平仓,扣除期货交易手续费及移仓费用,丙公司铜原料采购价格基本稳定,最终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对铜市场价格波动进行了有效管理,在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落地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铜期货套期保值可以为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企业提供一个规避铜价格风险的重要工具,具有显著的价格风险管理功能。企业通过期货交易可以锁定成本及销售价格,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损失,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市场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工具,其应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铜期货套期保值的局限性
基差的变动会影响期货套期保值效果。
基差通常指特定时点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价,也广泛用于描述期货不同合约间的差价。理论上,期货价格应该等于现货价格加期货合约标的资产的持有成本与风险溢价,但实际上,影响基差的因素较多,现实中的基差也不是常数,而是动态变化的。基差的变动会对套期保值产生影响,即减弱或放大套期保值的效果。
以甲公司案例为例,如果现货价格下跌至38000元/吨,但其保值的期货合约价格仅下跌至38500元/吨,则期货收益6500元/吨无法完全抵消现货损失7000元/吨,甲公司需承担剩余的价格风险,套期保值效果下降。当然,如果期货价格下跌幅度超过现货价格,套期保值不仅可以规避价格风险,还可以产生额外收益。
总之,基差风险是影响铜期货套期保值效果的重要变量,基差的变化也是市场变化的综合结果,难以准确判断。但企业可以通过监控现货与期货价格走势,分析影响因素如供需变化、库存水平、货币政策等,以动态方式调整套期保值操作策略与比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只有深入理解基差变化规律,理性判断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套期保值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体现。
与期权的套期保值相比,期货套期保值的模式缺乏灵活性。
期货套期保值的权利义务固定,无法灵活变更合约履行,在管理风险的同时收益也基本固定。在某些市场行情下,期货套期保值会令企业失去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即机会成本较大。而期权的套期保值可以根据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行权,尚存灵活余地,理论上可以用有限的权利金成本撬动无限的市场收益,如果企业对市场走向判断合理准确,通过期权套保则能为企业获取更好的经营效果。
同样以甲公司案例为例,如果甲公司支付一定的权利金买入看跌期权,铜价下跌后仍然可以实现以目标价卖出以保障收益;而一旦铜价最终是上涨而非下跌,则甲公司可以放弃行权,而以更高的市场价格销售现货,只要铜价上涨幅度超过权利金,甲公司就可据此获取额外利润。
当然,期权的选择权是有成本的,即权利金。而期权的套期保值对企业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判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更成熟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操作难度,特别是在大宗商品利润率普遍较低的行业背景下,通过期权规避风险并获取超额利润也并不容易。
根据前文对铜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介绍与分析,可以看出,铜期货具有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风险对冲工具,有利于企业实现经营计划的落地从而长期稳定经营。然而,作为衍生工具,虽然铜期货的套期保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市场价格剧烈变动的风险,避免重大损失,但也有其局限性。
铜期货套期保值效果受限于基差变化等市场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还受不同市场间价差、汇率等影响,因此,套保效果可能难以完全达到预期,企业运用铜期货套期保值时,还需视市场变化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掉期等手段规避其局限性。同时,除期货外,结合企业业务实际情况,还可考虑期权套保等工具的综合运用,兼顾铜期货套期保值的长处与不足,灵活施策。
总之,只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学习和改进,加强企业多元化管理手段,铜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真正造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