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讯:
正文
主要结论
于2022年3月7日在LME期镍市场上演的史诗级极端行情,迄今为止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在有色系列专题报告:《“黑天鹅”事件下的多空方资金博弈——镍史诗级逼仓事件回顾》中,我们已经带领大家梳理了伦镍事件发生的背景,并以第三方视角还原了此次事件,为投资者及市场提供了一个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了解伦镍事件的发生的机会。然而,时至今日伦镍事件发生后的余波却仍未平息。自伦镍事件发生的一年以来,LME从未停止过出台系列监管措施来恢复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流动性,但随着英国政治环节不稳定及经济地位衰弱,英国金融定价中心的传统优势逐步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南亚金融市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在本篇专题中,我们为大家全方位梳理伦镍事件的后续发展,深入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市场的影响,从LME的后续系列监管措施解析伦镍事件所带来的余波。
据3月3日晚间外媒报道,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开始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在镍交易上的行为展开执法调查。LME称,在一年前发生的伦镍事件中,其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强镍市场的流动性,并表示将充分配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的执法调查。在伦镍事件发生的一年以来,为恢复其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流动性,LME的系列修复措施从未停止;但尽管LME采取多种措施试图恢复其往日荣光,如今这家“百年老店”漏洞仍存。据统计显示,近一年来LME这家老牌交易所持续面对多宗官司和调查,虽然LME声称此前面对镍极端行情上演时暂停并取消交易的“拔网线”操作是为了避免镍的非理性价格加剧期货市场的死亡螺旋、带来系统性危机,但市场仍针对此操作是否只是LME的自保行为存有颇多争议,部分对冲基金也无法心甘情愿的让原本期货账户上数亿美元浮盈成为泡影,从而对LME持续发起法律诉讼和调查呼吁。那么在伦镍事件发生后的一年,LME究竟如何“亡羊补牢”,试图重新赢回其“百年老店”的信誉?尽管从未停止“修补”的道路,LME为何现在仍存漏洞、难以恢复昔日的活跃?在本篇专题中,我们将带领大家全方位梳理伦镍事件的后续发展,深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市场的影响,从LME的后续系列措施解析伦镍事件所带来的余波。
01亡羊补牢 极端行情下的修复——各项新制度的出台
与国内外其他期货交易所相比,LME在大户持仓报告、交割月限仓、涨跌停板、强制平仓等风控制度方面存在着重大漏洞,对交割仓库的监管也相对松软,导致其极端行情发展起来比较迅勐。此次镍极端波动的行情导致LME以往运行顺畅的制度遭受了冲击,面临着调整的必要性。事件爆发10个月后,LME在官网发布的其委托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针对“伦镍事件”的独立评估报告《Independent Review of Events in the Nickel Market in March 2022》中也独立评估了标的物的风险、流程与控制、金属市场结构等问题,并向LME提出了针对极端事件防范与价格波动管控等方面的建议——希望LME能提高识别行情风险的能力、完善管控极端事件的机制,以重新赢得市场对其的信心。
在去年3月8日暂停交易后,LME先是出台了递延交割或头寸转移的机制以协助多空双方恢复理性,宣布于3月16日复盘伦镍交易,之前暂停的所有合约交割日期顺延至3月23日;之后,LME对会员的镍持仓头寸开始进行限制,将镍合约的问责水平自复盘日的6000手减少至3000手,持有高于该水平的头寸则需要提供理由,并设置金属的涨跌幅为相关金属合约的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加减15%。
但在3月16日LME期镍恢复交易后,平台再次出现系统问题——LME期镍开盘跌停后出现了在跌停价下成交的情况。随后LME宣布电子盘交易暂停并检查问题后再度恢复,涨跌停区间外大批的镍交易被取消;LME随即将LME期镍的涨跌幅由5%扩大至8%。3月17日,LME期镍重现开盘即跌停的尴尬场面,躲避在低于跌停板下方成交的交易又被取消;LME随即将LME期镍的涨跌幅由8%扩大至12%。之后与3月18日,LME公告将镍的涨跌幅限制进一步提高至15%,保持和其他基本金属一致。
在之后的2023年1月底,为快速恢复LME期镍的交易活跃度与价格发现功能,LME宣布其镍市场委员会决定扩增四位成员——全球大宗商品开采上必和必拓(BHP Group)、不锈钢生产商Aperam、大宗商品贸易商Cronimet与IXM,以扩大对改善期镍合约的意见征求范畴。据悉,引入这些大型镍开采加工贸易商能够吸引上下游企业参与LME期镍的套期保值交易,从而快速增加镍的套期保值的交易规模。
此外,LME此次扩增成员的举措也旨在推动英国金融监管局早日恢复镍的亚盘交易。自2022年3月LME期镍价格的剧烈波动后,以亚太地区为代表的镍贸易商与加工企业纷纷转往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针对镍品种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通过邀请这四家在镍产业链起到重要作用的贸易供应商,LME希望能使这些“流失”的镍产业链企业重返LME期镍市场,以达到快速提升LME期镍交易活跃度,为现货价格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意义。
02弱点仍存 LME或已英雄迟暮——难以恢复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流动性
然而,LME在伦镍事件后的系列措施仍未达到其预期目的。虽然其相关系列措施自事件发生后从未停止,但LME期镍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镍市场的流动性并未如期恢复,且市场对其在极端行情发生之下的应急措施具有颇多争议。在伦镍事件发生的3个月后,2022年6月6日,香港交易所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LME和LME Clear Limited(LME Clear)被知名对冲基金公司Elliott Associates, L.P.及Elliott International, L.P.告上法庭。该对冲基金公司称LME取消英国时间3月8日零点或之后执行的镍合约交易不合法,要求其索赔4.56亿美元。2022年12月中旬,多家对冲基金(AQR Capital Management LLC,Jane Street,DRW Commodities LLC ...)在英国伦敦向法院提交了针对LME取消3月8日伦镍交易的诉讼申请,称其遭受了“总计约9500万美元的损失,并向伦敦商业法庭提交要求LME提供取消交易的相应文件。多头方无法心甘情愿的让自己数亿美元的利润付之东流,从而对LME这家“百年老店”提出法律诉讼。
此外,虽然LME新设置了金属合约的涨跌停板,并开始披露大户持仓情况,相较于之前市场的“黑暗中行走”,目前交易的透明度已经有所提高;然而此次事件中的“雷点”——授信交易制度,却并未有任何改变。授信交易制度,即对大额客户和长期交易的客户,LME会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给予一定的额度;而这些被授予额度的客户可以不缴纳保证金,使用被授予的额度进行期货交易。这看似是对大额客户和长期客户的福利与保护,实则极易在极端行情发生时直接“爆炸”。此次伦镍事件的大空头方青山集团便是直接被授信交易制度“爆雷”,在青山集团潜在损失巨幅增长的情况下,LME大概率不会在其不追加保证金的情况下还继续让其用相应的信用额度去继续交易,所以一定会要求其在短时间内追加大额保证金,甚至是远超亏损额度的份额。对比于LME,上期所的保证金制度可以很好地将交易风险降到可控范围之内——交易保证金按照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比例、并且交易所会根据市场风险进行相应调整比例。且保证金的每日结算制度可以避免在极端行情下突然要追加大量保证金的情况出现,使得国内期货市场相较于海外更加稳定健康。
LME的系列措施未达到预期恢复市场流动性的效果,其亚盘交易计划也一度被喊停。2023年1月12日,据英国当地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以下简称FCA)阻止LME重启亚盘时段镍期货交易,并对该交易所稳定运营亚盘时段镍交易的能力提出了质疑。然而LME 于当地时间2月23日公告将于3月20日起恢复亚洲时段交易——LME Select交易恢复到伦敦时间01:00开始。此番重启,并未完全消除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的担忧情绪——LME期镍市场仍然缺少交易的活跃度,不能为现货价格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意义。虽然如同伦镍事件一般的极端行情在未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针对即将恢复的亚盘交易,在名声进一步受挫的情况下LME如何赢回亚洲市场,仍然是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2023年3月3日晚间,据悉,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开始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在镍交易上的行为展开执法调查。此番报道,再一次提醒市场,尽管LME采取多种措施试图恢复其往日荣光,但其当前同时面临市场流动性不足和大量尚未完结的官司调查。结合上文中提到的伦镍事件中多头方对其的诉讼,据统计显示,近一年来LME这家老牌交易所持续面对多宗官司和调查。虽然LME声称此前伦镍事件期间暂停并取消交易的“拔网线”操作是为了避免镍的非理性价格加剧期货市场的死亡螺旋、带来系统性危机,但市场仍针对此番操作是否只是LME的自保行为存有颇多争议,部分对冲基金也无法心甘情愿的让原本期货账户上数亿美元浮盈成为泡影,从而对LME持续发起法律诉讼和调查呼吁。
总结而言,LME后续的系列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维稳市场、保护自身交易平台以及保护多数投资者的目的,但其系列举措仍有诸多漏洞。LME在2022年3月8日之后的部分应急操作有效避免了极端行情下镍非理性价格所带来的伦镍期货衍生品的崩溃,整体降低了彼时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威胁,避免了镍的非理性价格加剧期货市场的死亡螺旋;但其尚未更改的授信制度和持续面对的多宗官司和调查,使其难以恢复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流动性。道阻且长,后续市场仍需持续关注LME的后续措施及相关执法调查的进展结果。
小结
预告国内市场
于2022年3月7日在LME期镍市场上演的史诗级极端行情,迄今为止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在有色系列专题报告:《伦镍事件一周年总结与分析展望之一》中,我们已经带领大家梳理了伦镍事件发生的背景,并以第三方视角还原了此次事件,为投资者及市场提供了一个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了解伦镍事件的发生的机会。然而,伦镍事件发生后的余波却时至今日仍未平息,后续事件的发生一次次在提醒着市场和投资者——伦镍事件对镍市场、乃至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冲击力究竟有多大。自伦镍事件发生的一年以来,LME从未停止过出台系列监管措施来恢复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流动性,但随着英国政治环节不稳定及经济地位衰弱,英国金融定价中心的传统优势逐步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南亚金融市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本篇专题中,我们为大家全方位梳理伦镍事件的后续发展,深入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市场的影响,从LME的后续系列举措解析了伦镍事件所带来的余波。
那么,在伦镍一周年的诸多监管起诉再次发酵的同时,到底会对镍内外价差和国内市场会有怎样的冲击?在下周五我们会进一步阐释在国内镍市场供需结构演变之下的最新热点和方向,聚焦事件发生后国内期货交易所以及市场的应对措施,并从多维度深入分析国际镍市场定价权加速向中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转移的原因及推动因素。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