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令有色金属蒙阴 沪镍反涨1.62%
发布时间:2019-08-26 12:02:14      来源:上海有色网
8月26日讯:受到贸易摩擦因素的影响,今日上午有色金属市场表现低迷,截止午间收盘,除沪镍涨1.62%以外,其他品种均走低:铜、铝、铅、锌跌幅在0.5%-0.6%左右,沪锡跌幅则超过1%。黑色系表现低迷,螺纹、热卷、铁矿跌幅均超过1.5%,焦炭跌幅超过3%,因为在上轮提涨后新一轮价格提降100已经基本落实。
市场对于远期宏观经济疲弱态势的担忧更胜短期加关税的影响。铜方面,中国对美直接出口的铜产品多为电机、马达、家电、电线电缆等,占到中国铜金属消费的3%左右。 铝方面,美国已针对中国几乎所有初级铝加工材包括铝板带,铝箔,铝型材加征关税,据了解涉及体量较大的行业多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好了应对方案,例如买卖双方已提前达成协议共同承担未来可能增加的关税等措施。铅方面,一方面是对原美进口矿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铅蓄电池出口的影响。2018年原美进口矿占比下降至9.8%,而早年其占比在16-18%不等。据海关数据,2019年1-6月铅蓄电池累计出口量同比下降约14%。
锡方面,关税清单中手机等电子产品被列入在册,未来或将对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预计受此影响,进入9月后,华南地区下游焊料、锡化工等行业对锡锭需求量或将有所下降。 镍方面,我国镍矿、电解镍、镍生铁基本无出口,不锈钢方面,四分之三左右的出口产品为不锈钢板卷,2018年出口至美国的量也只占总量的不到1%,因此美国关税上调对不锈钢出口的直接影响不大。不过镍电池方面值得注意,根据海关数据,2018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镍镉蓄电池669.5万只,占总量的11%,若关税如期实行,该部分出口量或将受到影响。
海关总署网站8月25日消息,中国7月精炼铜阴极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至292,201吨。 中国7月精炼铜阴极进口量环比增长38%。中国7月精炼铜阴极进口量环比增长38%。》查看详情 海关总署:中国7月精炼阴极铜进口量同比下滑8%
另外,7月我国铜精矿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1-7月中国共进口铜精矿1262.7万实物吨,同比增加10.8%,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新扩建产能的释放所致。然而在矿端逐渐收紧的周期之中,冶炼厂的生存盈利越发受到挑战,且我国自产铜精矿自给率有限,难以满足国内铜冶炼厂产能扩张的需求,对海外依赖度极高。
前期沪铝价格重心不断上移是中期基本面偏强背景下,消息面作用的结果。认为后期铝价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中期铝价变化仍需关注内蒙、云南及广西等地电解铝厂新增产能和个别地区待复产产能投产速度,以及9/10月份下游加工厂订单变化,当然,同时国内需警惕各地针对国庆阅兵采取的限产及污染管控措施、国外中美贸易会谈等突发性消息对铝价带来的短期影响。
沪锡方面,近日缅甸发生内战,目前来看对锡的影响整体不大。据了解,缅甸方面的内战位于缅甸内部,佤邦地区因紧邻中国,因此佤邦地区的锡矿未受到明显影响,进口到中国的锡矿多数为从佤邦地区进口的。 但有少量锡矿是从缅甸西北的垒固地区运送过来,会途径内战地区,这部分会受到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
据了解,近两周自缅甸进口的锡矿量有所增加,主因为锡价持续下行,矿商转变策略从出货意愿较低转变为在锡价继续下跌前尽早出货。
上期原油表现不佳,贸易商和分析师表示,中国进口的美国原油已经从去年触及的纪录高点大幅降低,现在有可能逐步停止购买。据美国能源部和美国统计局数据,今年迄今出口到中国的原油平均占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约6%。
加皇资本市场驻纽约能源策略主管Michael Tran表示,“现在这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已经正式波及石油市场,这一次中国打击的美国石油生产商,是特朗普传统的支持基础。”
今日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