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讯:今日早盘有色金属市场全线大跌,沪锡跌近3.6%,沪镍跌近3.4%,沪锌跌近2.3%,沪铅跌近1.4%,沪铜跌近0.7%,沪铝跌近0.6%,本周以来,外围股市遭疫情忧虑情绪狂轰滥炸,多指数迈入技术性熊市。因WHO将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且特朗普叫停欧洲赴美旅行,对疫情将对经济造成消极影响的担忧情绪瞬间膨胀,美股发生一周内第二次熔断,也是历史上的第三次熔断,极为罕见,也暗示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极高。此外产油国价格战愈演愈烈,作为大宗商品之首的原油连续暴跌,其余商品深受其累,部分供需面较差的有色金属继续重挫。
镍方面,昨日受美股和期货熔断影响,叠加国外疫情扩散,全球基本金属集体下行,由于镍价格跌幅较大,下游接货愈加谨慎,因此早市询盘较多,成交情况未有明显改善。 现货市场依然对04合约报价,俄罗斯镍对沪镍04贴50至升50元/吨,升贴水幅度基本较前日持稳,盘价在99600-99700附近,有部分集中点价。金川镍对沪镍2004合约报升1400-1600元/吨,前日金川升水下调主要由于盘价在高位贸易商为促成交,但由于金川镍持货商均有一定前期成本,因此昨日金川镍升水回归至1400-1600元/吨,据悉早市成交尚可,但成交量仍然不及本周一镍价下跌时的情况。另外,近期金川公司在上海地区陆续有少量到货,均当日售罄。不锈钢方面,复工以来,不锈钢价格持续下调,304冷轧累计下跌1300-1400元/吨,304热轧,累计下跌800-900元/吨。一方面,不锈钢库存高企,(初步测算,不锈钢市场社会库存与钢厂仓库叠加超240万吨),供给过剩对于不锈钢价格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商家年前已订期单现在大批到货,但需求较差,因资金成本等方面压力,不断降低价格以促成交。且海外疫情不断扩散,海外市场受到抑制,进而不锈钢出口将会受到影响。 3月初开始,随着复工率的提升,下游逐渐开始采购,国内需求略有改善,但较往年同期需求仍然偏差,价格无法得到支撑。 原料方面,不锈钢废料与镍生铁采购价不断下调,纯镍价格仍是低位震荡,原料采购价格的下降进一步加大价格下行的压力,预计不锈钢仍将持续弱势走势,价格或将进一步下跌。
黑色系方面,不锈钢跌近1.4%,铁矿跌近0.8%,螺纹、热卷、焦炭跌近0.3%,螺纹方面,尽管库存的累积速度不断放缓,甚至厂库已经迎来拐点,但市场供应压力依旧不容小觑。一方面,当前螺纹总库几乎高出去年同期一倍,厂库情况则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当前显性库存隐性化的情况正在加剧。除部分市场社库库容不足,新到货的资源难以入仓,从而未能列入统计当中外,近期部分地区工地释放的提前采购需求,也构成了终端的隐性库存。再加上当前长、短流程钢厂生产都在回升(据调研,3月主产建材的高炉厂排产环比增加2.11%) 因而综合来看,尽管市场受消息面以及资金面干扰较强,但在供需双增的情况下,现货价格并不具备趋势性上涨或下跌的条件,大概率维持弱势震荡。
上期原油跌近3%,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未来30天禁止来自欧洲的旅客入境,作为阻止疫情传播的措施之一。此举令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进一步看淡。综合来看,短期油价依然有一定下行压力,国内油价尚有补跌需求。但是,中长期而言,需求将得到改善,油价底部正在形成,供给端变动影响油价的反弹力度。一要观察OPEC+成员国能否重回谈判桌,二要关注中东地缘政治冲突是否会影响原油供给。
沪金主力大跌逾4%,盘中最低至351.2元/克,创逾一个月新低;沪银主力盘中跌停至3765元/千克,创逾八个月新低。隔夜COMEX期金收跌3.2%,结算价报每盎司1,590.30美元,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滑。 昨日,美联储救市,纽约联储宣布进行5000亿美元的3个月期回购,5000亿美元的1个月回购;但此举基本未能稳定汇市和股市,只是进一步增加了对美元的需求,美元指数大涨。不过,疫情的加剧使得美股又现巨震,美股三大股指开盘不到5分钟便触发本周第二次、也是历史上第三次熔断,贵金属市场同样遭到恐慌情绪的渗透。
截止9时35分,金属及原油市场合约情况:
截止9时35分,港交所新增美元计价小型金属合约情况:
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