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近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第2019/188/AD26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乌克兰的进口镀锌钢板产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认定中国和乌克兰的镀锌钢产品存在倾销、对欧亚经济联盟区域的相关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同时,倾销与实质性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建议对中国涉案企业征收等同于倾销幅度12.69%~17.00%的反倾销税,对乌克兰马里乌波尔伊里奇冶金联合公司(国际矿业冶金集团公司)及乌克兰其他生产商征收23.90%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涉案产品税号为7210490001、7210490009、7210610000、7212300000、7212506100和7225920000。
近几年全球多国对中国制造业的反倾销举措不断,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里,汇总了2016—2019年各国对我国镀锌行业的反倾销终裁措施,掌握世界格局变化方能更好地研判市场。
2016—2019年各国对我国镀锌行业的反倾销终裁措施
2016年9月2日,越南竞争管理局终裁确定,对自中国等进口的热镀锌和锌铝涂层板卷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4.02%-38.34%。
2016年9月15日,泰国商务部对自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进口的热镀锌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该调查涉及7210和7212项下的47个产品海关编码,调查期限一年,或可再延期半年。当地钢厂指控称,自中国进口的镀锌板卷倾销幅度39.47%,中国台湾26.99%,韩国9.84%。
2017年2月8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发布镀锌钢板反倾销调查终裁,中国企业被征收6.09%-40.47%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2017年2月22日,台湾对中国大陆和韩国进口的镀锌板卷和镀锌合金板卷,并对巴西、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及乌克兰进口的中厚板反倾销调查发表最终判决。截止到2021年8月21日,对以上六个国家地区根据品种划分采取4.02-80.5%的反倾销税。
2017年8月9日,欧盟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镀锌钢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17.2%-28.5%。
2018年11月8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MITI)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的镀锌铁(Galvanised Iron)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上述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范围从-3.33%至16.13%,该措施自2018年11月8日起生效,措施期不超过120天。
2019年6月28日,乌克兰跨部门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镀锌板分别征收22.78%和47.57%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综上可知,外国等地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镀锌行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不再只是保护本国的市场秩序,遏制出口国的倾销行为,而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如此高额的反倾销税,会导致镀锌板、镀锌铁等出口价格上涨,在国外市场丧失了竞争优势。在短期内,厂商不能及时改变出口量,就会造成产品积压,如果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会出现供过于求得情况,不利于中国市场的稳定。那如何面对外国的反倾销政策,认为,一是国家要加强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二是企业方面,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不能只以价格战为核心,技术与产品质量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