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环比增10.1% 但同比仍降11.3%
发布时间:2019-10-14 15:03:25      来源:上海有色网
10月14日讯:据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显示,9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4.5万吨,环比上升10.1%,但同比依旧呈现下降趋势,降幅为14.6%。1-9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总量为353.9万吨,同比下滑11.3%。
9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创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主要原因是由于8月进口铜比价好转,多处在盈利状态,刺激电解铜进口。而在未锻轧铜及铜材中,精铜占比70%,所以盈利窗口打开促使精铜进口的好转,同时也带动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的增加。
但是今年进口铜总体承压仍是不变的主题。今年前9个月,未锻轧铜及铜材的进口总量同比仍下滑11.3%。此前也多次分析了今年进口铜减少的主要原因。
首先,今年海外冶炼厂检修较为集中,导致进口铜零单供应相对不足。
其次,今年LME发生多次交仓行为,推测很有可能是将原本发往中国的铜直接在LME进行交仓,也是导致今年发往中国的电解铜减少的另一原因。
最后,外贸市场部分贸易商因资金出现问题,进口量大幅缩减,也减少了电解铜市场的进口份额。
其中9月同比呈现两位数下滑的一大原因,也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大所导致的。去年9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达到52万吨,成为2016年3月新高点,主要原因是由于铜价下跌,废铜失去价格优势,电解铜大量挤占废铜市场,导致进口盈利窗口大开,上期所库存处于低位,从而带动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
在消费方面,传统消费旺季“金九银十”已走过大半,铜下游终端消费并未如期明显好转。在供给方面,虽然9月冶炼端产电解铜量较预期减少2 万吨左右,但总体仍呈现上涨。两相比较之下,消费不足的问题致使内贸市场无需进口铜来填补空缺,所以进口铜仍然承受着不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