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量价提升 AI催生多只龙头科技股
发布时间:2025-11-05 18:18:15      来源:新华财经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A股共有543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营业收入合计5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达4.70万亿元,同比增长5.62%,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同比增46%至13.52万亿元。

分行业来看,“反内卷”驱动之下,钢铁、水泥板块部分公司业绩呈现复苏;有色金属尤其是稀土、黄金等价格提升带动板块业绩普涨;AI硬件扩张、算力需求旺盛带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板块爆发,龙头科技股效应明显。

超7成公司盈利

统计发现,前三季度近6成公司营收正增长,排行前10名多以央企为主,而工业富联可谓“一枝独秀”,排名第9。从盈利端看,超7成上市公司盈利,就增幅而言,686家公司净利同比翻倍,更有58家公司业绩实现超10倍增长。

从个股角度来看,方正电机、源杰科技在内的12家公司前三季归母净利同比增幅超3000%,但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公司去年同期亏损或者盈利的基数极小。新华财经注意到,“宁王”赚钱效益明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排行前20名中多以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为主,宁德时代以490.34亿元位居16位,同比增长36.2%。

从行业角度看,钢铁、软件服务、半导体、媒体娱乐、建材、有色金属、硬件设备等行业归母净利润增幅明显。

从分红角度看,截至发稿,A股共有20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度分红方案。“游戏茅”吉比特延续了高分红的传统,拟10派60元分红4.3亿元,约占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5.6%。据统计,自2017年登陆主板以来,吉比特已累计分红14次,而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99.87亿元。吉比特三季度净利同比增3倍,主要得益于新游戏上线后流水可观,也为营收和利润贡献了增量。

钢铁、水泥板块仍待修复

近年来,受房地产、基建行业景气度影响,钢铁行业需求持续下行,而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供需失衡是影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年内,钢铁业供给侧改革呼声不断,旨在通过控制新产能,维稳价格。

行业“反内卷”不断加速,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超7成的业绩出现回暖,经营上,整体呈现“减量提质”的发展态势。

其中,首钢股份归母净利润9.53亿元,同比增长368.13%;方大特钢和柳钢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9亿元、6.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7.39%和314.50%;杭钢股份、包钢股份、新钢股份同比增长超过100%,实现扭亏为盈。但仍有钢企亏损收窄仍未盈利,如重庆钢铁、鞍钢股份亏损2.18亿元、20.4亿元。

同钢铁一样,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行业供需失衡问题同样突出,行业价格战严重。2025年水泥价格整体呈现高位下行的走势,水泥行业也在持续推动“反内卷”。

纵观水泥行业三季报,成本控制能力强、产业链布局完善的头部水泥企业业绩表现“可圈可点”。2025年前三季度,海螺水泥实现归母净利润63.05亿元,同比增长21.28%;华新水泥实现归母净利润20.04亿元,同比增长76.01%;塔牌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54.23%;上峰水泥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30.56%。对于盈利提升,多家水泥企业均提及因降本增效与多元经营双重驱动。

业内人士指出,煤炭价格下行带来的成本红利,为承压的水泥企业赢得了“喘息”的机会;错峰生产与供给侧约束政策,则为稳定价格提供了外部支持。

有色金属量价齐升

受产品涨价和销量增加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涨,以稀土和黄金板块尤为显著。

今年前三季度,稀土量价齐升,相关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高。盛和资源、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48.07%、280.27%、194.67%。

与此同时,板块内多家公司股价显著大涨。截至4日收盘,北方稀土年内涨幅达130.73%,盛和资源股价同样翻倍达122.05%,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年内涨幅分别为87.81%、78.04%。

2025年至今,现货黄金价格涨幅已超50%。现货金价由年初的2600美元/盎司上涨至3月14日冲破30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4月21日,现货金价首次突破3400美元/盎司。经历了4个月左右的横盘整理后,金价在9月份开始新一轮飙升,最终在10月8日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及全球央行增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金价走强带动黄金股财报继续“闪耀”,板块内所有公司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前三季度,11家金矿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451亿元,同比平均增长47%;归母净利润合计524亿元,同比平均增长52%。其中招金黄金、西部黄金等公司营收规模及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一倍,紫金矿业前三季度多项经营指标实现增长。

AI催生多只龙头科技股

AI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带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部分上市公司迎来绩股齐振。

“寒王”收入增长极为强势。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6.07亿元,同比大增2386.38%;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7.24亿元,转为盈利16.05亿元。公司称,业绩增长缘于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推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工业富联斩获行业盈利冠军。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单季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均创下公司单季度业绩历史新高。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高达224.87亿元。公司称业绩增长受AI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张、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用AI机柜产品规模化交付,以及AI算力需求强劲拉动。

其中,立讯精密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达到115.18亿元,而2024年全年净利润133.7亿元。业绩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公司各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目前,立讯精密已形成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电子三大核心业务布局,并通过“内生外延”策略推动各板块融合发展。

受益于AI硬件扩张、算力需求旺盛等,今年多只科技股行情显著,尤其在三季度集中爆发。

今年8月27日,寒武纪股价首次突破贵州茅台股价,成为A股市场股价榜首,8月28日,达到历史最高点1595.88元/股,而此前的7月10日股价触及年内最低点520.67元/股。近期,寒武纪股价有所回调,截至11月4日收盘报1339.6元/股,但年内股价已经翻倍。

10月29日三季报公布当日,工业富联的盘中股价也创下81.39元/股的历史新高,30日再触及最高点83.88元/股,年内至今涨幅达248.52%。

光模块三巨头“易中天”业绩表现也极为亮眼。第三季度,新易盛实现营收60.68亿元,同比大增152.53%;净利润23.85亿元,同比大增205.38%。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2.16亿元,同比大增56.83%;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大增124.98%。天孚通信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63亿元,同比大增74.37%;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大增75.68%。

股价同样迎来上涨行情。截至11月4日收盘,新易盛年内涨幅达到323.28%,成为A股市场最亮眼的科技龙头之一。中际旭创年内涨幅超过280%,而天孚通信的涨幅超过130%。

此外,AI硬件、算力方向成为公募基金布局的主战场。近日发布的三季度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显示,分别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