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维度政策有望助力铜消费增长
发布时间:2025-04-03 10:33:14      来源:安泰科

年初以来,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国内相关部门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转型以及终端产品更新换代等关键领域,打出了一系列多维度政策“组合拳”,持续释放消费潜力。这些政策不仅为国内经济复苏筑牢根基,更为铜消费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到2029年将形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带动累计投资超2万亿元,培育竞争有序的数据产业生态。AI算力服务器、算力设施网络的建设以及5G基站的射频连接器、天线及射频模块,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内部配电板、母线、短距离互连铜缆等大量使用铜材料。

二、特高压与智能电网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1月中旬国家电网发布信息显示,2025年国家电网全年电网投资有望首次超过6500亿元,同比增约8%,南方电网也预告了2025年1750亿元的电网投资规模。这意味着,国网、南网今年的电网总投资将超8250亿元,比2024年增加了2200亿元。两大电网公司的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及骨干电网建设、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供电问题治理、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对电缆、网络与信号传输、连接器与端子、散热与冷却系统和接地材料等领域铜消费有利。

三、汽车与充电桩建设

新能源汽车方面,1月14日《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发布,《通知》指出,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对符合要求的购车或报废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大量新车需求会直接带动汽车制造环节如锂电铜箔、驱动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线束等应用中铜消费的增长,还将促使车企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增加对铜材的采购,从产业链角度进一步拉动铜消费。

充电桩建设在“十四五”期间被列为新基建重点工程。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巩固农村电力保障,开发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2月25日,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提出,在2024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基础上,支持公共充换电设施、配电网改造及能源信息管理。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需要大量铜材用于电线电缆、变压器、连接器等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对铜材的质量和用量要求更高。

四、家电与数码产品

家电是铜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2024年家电行业占铜消费总比重在20%以上。2025年1月8日,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细节,在原有的8类家电产品的基础上新增了4类,并细化了补贴标准,消费者购买家电补贴优惠进一步升级,使家电市场的更新换代需求得以释放。

数码产品方面,《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指出,按产品销售价格给予一定补贴。1月15日,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并于1月2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政策旨在推动数码产品的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对新型智能设备的需求,同时直接补贴消费者的方式刺激了市场需求,对电线电缆、制冷系统和散热部件、电磁屏蔽、连接器等等领域用铜,也会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五、风光发电行业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对全国发电总装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发电量等有明确目标,并且提出要积极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方案,稳步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从铜消费的角度来看,通过大规模推动风光发电项目建设,在发电设备制造、输电线路铺设以及储能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全方位拉动了对铜的消费,为铜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六、总结及预测

综合来看,政策在电网、新能源、算力和数字经济、数码消费品等多领域有望带动铜消费的增长。除了上述政策举措外,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不少地区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大部分并非直接针对铜消费发力,却通过刺激整体经济活力与消费市场的繁荣,间接地为铜消费注入了新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朝着经济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相关扶持与引导措施将不断涌现。铜以其优秀的导电导热及信号传输性能等作为关键的基础金属,无论是在新兴产业崛起,还是传统产业升级中,其发展空间与潜力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