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2024年,铝土矿和氧化铝的海运贸易量突破了2.2亿吨大关,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不仅相较2018年增长了一倍,更标志着铝产业的进出口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对全球干散货市场的需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铝土矿作为铝的基础原料,其海运量的增长为全球航运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也预示着未来几十年铝产业将继续扩张的趋势。
铝,作为一种强度高、重量轻且化学性质活跃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包装等领域。然而,铝的生产并非轻松,它依赖于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一吨铝需要约两吨氧化铝,而每吨氧化铝的生产又需要至少两吨铝土矿。与钢铁生产相比,铝的生产过程更为资源密集,钢铁生产仅需1.6吨铁矿石和0.8吨冶金煤。
▲全球铝土矿海运出口国家排名
2024年,全球铝的初级生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7300万吨,其中中国生产了43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自2000年以来,中国铝业年均增长12%,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铝产业的领头羊。而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大量的铝土矿和氧化铝进口,尤其是来自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原材料。
2024年,铝土矿和氧化铝的海运贸易量增长了10%,达到了2.23亿吨,占全球干散货贸易总量的4%。这个比例看似不大,但其对干散货市场的影响却极为深远。特别是在铝土矿方面,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2%,从2010年的约6000万吨增至2024年的近1.9亿吨,其中几内亚的铝土矿出口无疑是增长的主力军。
几内亚的铝土矿出口量年均增长16%,预计2024年将达到1.25亿吨,远超其他国家。这得益于中国企业的持续投资,以及几内亚政府对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在铝土矿出口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近几年多个铝土矿精炼厂关闭,但出口量仍有所回升。
对干散货市场而言,铝土矿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愈加明显。过去十年中,铝土矿的运输量占干散货吨英里的比例增长了约25%,到2024年,铝土矿和氧化铝的运输量已经占到了干散货市场11%的份额。而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强化,尤其是涉及长期运输的几内亚—中国铝土矿贸易。
铝土矿的增长不仅体现在贸易量的上升,还在于运输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巴拿马型(100千载重吨以上)船只在铝土矿运输中的使用比例,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从2018年约20%的市场份额,到预计2025年初这一比例将跃升至60%。这一变化不仅推动了新型船舶的需求,还促使老旧船舶在铝土矿运输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逻辑。由于铝土矿的运输量逐渐增加,大型船舶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运输,从而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与此同时,全球航运业在逐步适应这种“大宗货物+大型船舶”模式的过程中,也为未来铝土矿运输市场的扩展做好了准备。
几内亚,无疑是当前全球铝土矿市场的最大亮点。作为全球第二大铝土矿出口国,几内亚凭借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尤其是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铝土矿开采项目,极大地推动了该国铝土矿的出口。
根据预测,几内亚的铝土矿出口量将继续呈现强劲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到1.25亿吨,占全球铝土矿贸易的很大一部分。而且,随着全球铝需求的增长,几内亚有望成为未来全球铝土矿市场的“定海神针”。
然而,几内亚的铝土矿市场并非没有挑战。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港口和铁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政治风险和环境问题也是投资者需要谨慎面对的因素。因此,铝土矿市场的格局将依赖于各国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国际资本的持续投入。
铝土矿的进出口增长正在成为航运市场的一个新亮点,为干散货运输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挑战。随着全球铝需求的不断攀升,铝土矿和氧化铝的贸易量预计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推动下。虽然铝土矿的海运贸易已成为干散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航运业在迎接这一新增长点的同时,也必须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和行业内的多重挑战。如何在保持高效运输的同时应对环保和政治风险,将是未来铝土矿海运贸易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