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洛阳市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2-06-21 15:38:10      来源:洛阳政研与改革

铝产业是洛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洛阳市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财经办专题访谈了万基集团董事长李跃民、伊电集团董事长霍斌、中色科技副总经理赵志锐、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毅等产业领军人物,并专题调研了新安、伊川铝产业集群,对洛阳市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洛阳铝产业发展现状

  铝及铝合金是仅次于钢铁材料的第二大基础金属材料,在交通、海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经过30余年的发展,洛阳市已形成以万基集团和伊电集团为“双核”,集煤、电、铝、铝深加工、铝用炭素以及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市拥有电解铝产能118万吨、铝加工产能243万吨,百亿级企业2家(伊电集团、万基集团)、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产业总体规模约800亿元,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铝产业基地。总体上看,全市铝产业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产业基础雄厚但结构不优。洛阳市电解铝产能居全省第一,铝加工产能居全省第二。万基集团、伊电集团两家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300亿元,连续多年进入全国500强。在食品箔、药箔、空调箔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产品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整体上看产业结构还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产品层次偏低。全市电解铝产能约占全省的62.1%,铝加工能力仅占全省的20%,且产品以棒材、铸轧坯料等中低端产品为主,双零箔、电池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足5%,没有型材产品。二是龙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弱。电解铝属于典型重资产业务模式,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摊销比较大,且电解槽重启费用高昂,因此在铝价低位运行时,企业即便亏损也要维持生产。铝价上涨时,氧化铝、炭素等原材料价格率先上涨,大幅挤压利润空间。比如,2021年以来电解铝销售价格上涨约57%,但综合成本上涨约46%。万基集团、伊电集团电解铝业务占比偏高,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二)铝加工链条较为完备但高端突破存在“卡脖子”环节。洛阳市铝加工产业链条涵盖前端(熔铸)、中游(板带)、下游(铝箔)全工序。伊电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10万平方米单体箔轧车间和世界最宽的连铸连轧生产线,铝箔产能全球第二、铝板带产能全球第七,PS版基、家用箔、药箔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万基集团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年产20万吨板带和3万吨铝箔生产线。虽然洛阳市在中低端系列产品上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但在高端突破方面存在“卡脖子”环节。比如,铝加工中游工序分为热轧和铸轧两种工艺路线,其中,热轧生产的坯料折弯、延伸、表面光亮度等性能指标更优,是生产高端产品的必备原料,而洛阳市伊电集团、万基集团均缺少该环节,严重制约了高端铝板带箔的生产,急需补齐短板。

  (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但协同程度较低。目前,洛阳市初步形成了以万基、伊电为龙头,中铝河南铝业、台联新材料、鑫鑫铝业等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企业格局,拥有新安、伊川、偃师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从集群发展质量看,企业间协同程度还偏低。万基、伊电两家龙头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属于“量贩式”供货,无法快速响应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古城机械需要的铝棒材由于采购规模较小未能和洛阳市铝企达成供货意愿,转而从外地采购。中铝河南铝业、鑫隆、鑫鑫、台联等中小型企业产品偏前端,缺少冲压、成型、精密加工等配套企业,造成大量初级产品流向广东、山东等地进行精深加工后返销回洛阳市。

  (四)具备一定区位优势但电价成本较高。洛阳市及周边区域有丰富的煤炭、铝矾土矿产资源,同时,有310国道、连霍高速、陇海铁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为每年超千万吨的铝产业原料和产品进出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综合测算,吨铝运输成本较新疆低约2000元。我省是全国最大的铝加工基地,具备1200万吨/年铝加工能力,正处在从电解铝大省向铝精深加工强省迭代的关键阶段,客观上将带动洛阳市铝产业转型升级。然而,电解铝属高载能行业,成本的40%来自电价。洛阳电解铝以火电为主,随着国家取消自备电厂政策,洛阳市电解铝企业吨铝用电成本比新疆、内蒙、山东等地高约40%,在全国最高,企业竞争力大幅下降。

  二、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铝加工业历经20多年快速发展,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成为全球铝加工业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我国铝材产量为4470万吨,比上年增长6.2%,约占全球铝材产量的60%,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铝材消费量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铝制品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综合来看,当前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有3个:一是政策红利叠加释放。国家提出“碳中和”“碳达峰”战略,为铝产业发展提供利好。虽然铝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电能,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在交通轻量化、航空航天、铝基新材料等应用过程中是性能优异的节能材料,铝加工企业将有望乘此“东风”实现快速发展。国家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巨大的铝产业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带动了内循环,更填补了外循环层面的部分空白。二是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自2015年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在电解铝行业得到全面落实,关停违法违规建成的产能570多万吨和在建产能700万吨,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从近两年看,供需趋于偏紧,价格逐步攀升。2021年现货均价18946元/吨,同比上涨33.5%;2022年第一季度电解铝均价达到22188元/吨,铝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交通运输轻量化、农村电网改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将有力拉动铝产品市场需求。三是高端市场存在较大挖潜空间。据测算,目前我国每年需进口约40万吨高端铝材,每吨采购均价约5.1万元,出口铝材虽然突破500万吨,但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销售均价约为2.2万元。近年来,我国铝精深加工水平持续提升,正在向高端产品市场快速渗透,比如南山铝业的7050AMS航空板材已经正式纳入到波音合格供应商序列,西南铝业、东北轻合金的铝合金锻件逐步替代进口,应用在国产大飞机上。预计未来高端市场将成为拉动国内铝产业增长的新引擎。

  当前,国内铝产业面临3个挑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我国铝产业发展中存在着重装备应用而轻材料研究的现象,企业、科研院所缺乏对铝合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长期稳定的投入,在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国外产品,自主开发的新材料不多。主要表现在铝合金牌号以国外为主,铝循环利用水平低,铝加工装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较低,精细化和新产品研发储备与国外存在差距。二是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中美贸易战摩擦、欧盟反倾销等对我国铝产业链的影响愈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制裁主体由传统西方国家为主逐步扩大到东南亚和新兴市场国家,制裁品种由铝材向铝制品蔓延,经贸问题政治化、双边矛盾多边化倾向加剧,对我国铝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冲击。三是铝加工产业竞争加剧。近年来,我国铝行业投资明显向铝加工领域汇集,单个项目规模、技术装备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除专业的铝加工厂外,还有大量的电解铝厂利用自身铝液优势发展铝加工,延伸产业链。随着大量新项目建成投产,铝加工产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开工不足,特别是一些大型先进设备开工率低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经营形势分化明显。

  三、洛阳市铝产业应当抢抓的七大“风口”

  回顾洛阳市铝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洛阳市铝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新安、伊川两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不同历史时期抢抓政策“风口”:上世纪80年代抢抓国家鼓励多渠道集资办电的“风口”,建设了新安电厂、伊川电厂,为发展电解铝提供了能源基础;90年代中后期,抢抓国家大力发展铝工业及新型铝合金材料的“风口”,建设了电解铝项目,实现了铝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2003年以来,瞄准国家推动铝产业高端化的政策“风口”,积极发展铝精深加工,推动铝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步步紧跟“风口”,伊川、新安两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跃进入全市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通过抢抓“风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路径。

  结合洛阳市产业发展基础和铝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各产业领军人物建议抓住以下7大风口:一是动力电池箔。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50万辆、同比增长173.7%,预计2025年将突破600万辆,推动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箔爆发式增长。专家预测未来5年电池箔的需求量年均增速将超过80%,到2025年全国电池箔需求预计约160万吨。二是电子产品电池箔。近年来,手机、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呈现轻量化和大容量的发展趋势,软包电池市场需求量直线上升。2021年,国内电子产品电池箔用量约为2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4万吨,国外市场增速预计高于国内。三是包装用铝箔。据欧洲铝箔工业协会统计,包装制品用铝箔,欧美日达70%以上,其中食品包装占30%。我国对包装用铝箔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已成为铝箔市场最重要的消费增长点之一。四是汽车轻量化产品。2021年我国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市场规模超12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普及,预计至2030年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市场需求量将快速增加。五是食品级罐装材料。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各种易拉罐约4000亿罐,中国人均年消费24罐,而美国人均年消费约460罐,具备较大发展空间。预计到2025年,我国饮料用易拉罐的数量为600亿只左右,年消耗铝材82万吨,发展潜力巨大。六是再生铝基材料。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电解铝已不可能新增产能,当前“以铝代钢”轻量化工艺的广泛应用,大幅拉动了对铝的新增需求,再生铝将成为弥补供需缺口的关键产品。与原铝相比,每生产1吨再生铝相当于节省标准煤3443千克、节水22立方米,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20吨,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的0.23%,节能减排优势十分明显。目前日本再生铝产量占比已经接近100%,美国接近80%,欧洲接近60%,居于全球较高水平,而我国目前不到2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七是光伏铝型材。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大关,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同年,全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累计值234.05GW,同比增长42.1%,消费光伏铝型材超过180万吨。预计到2025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将达到300GW以上,光伏铝型材年需求量约240万吨。

  四、工作建议

  铝加工生产专业性强,资金占用量大,细分领域多,适宜于分工协作,走精细化、专业化的道路。未来洛阳市应抢抓产业“风口”,在板带、铝箔的下游工序上做文章,不断延伸铝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建议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铝产业发展的市级统筹。洛阳市铝产业规模体量较大,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如电价问题、伊电农商行涉贷问题等成因复杂,涉及的利益方较多,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铝产业发展的市级统筹。在具体推进上,发挥好洛阳市铝钛产业链“链长”作用,定期召集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县区、骨干企业召开联席会议,精准、高效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同时,建议依托龙头企业组建洛阳市铝产业联盟,整合行业优势资源,通过原料共享、集中议价、批量采购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话语权。

  (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万基集团60万吨铝热连轧、3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箔项目,伊电集团50万吨再生铝、优箔电池箔二期、中铝洛阳铝箔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软包用铝箔等项目纳入“三个一批”项目库并做好服务,引导本地企业增强上下游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发展。二是抓好产业链招商。随着国家叫停各地针对电解铝出台的违规电价优惠,未来铝产业向西南地区转移的趋势将有所改变,广东、福建等省份环保约束趋紧,大量铝精深加工企业有意向中部地区进行转移。洛阳市应当抢抓机遇,聚焦铝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依托洛阳市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

  (三)多措并举推动铝产业链条提档升级。一是强化金融扶持。铝精深加工项目通常融资规模较大,洛阳市铝产业上下游企业因信息不对称、信用不足、担保抵押欠缺等因素导致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建议学习山东省滨州市做法,研究出台支持铝产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推动建立核心企业主导,供应链联系紧密、信用良好的上下游链条企业参加的“1+N”供应链金融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铝企业,尤其是铝产业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铝深加工企业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循环类贷款业务。二是发挥好国宏、国晟等平台公司和洛阳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的撬动作用,加大对铝产业风口项目的资金投放力度,同时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股、控股铝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和资本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支持建设洛阳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提升洛阳在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材料等产品交易交割的核心地位,提高洛阳铝工业市场话语权,加强铝工业与物流、贸易、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铝工业转型发展。

  (四)大力支持再生铝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洛阳市谋划100万吨再生铝项目,将在几乎不增加碳排放的条件下使洛阳市铝原料供应能力实现翻番,对洛阳市铝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再生铝产业发展难点在废铝回收环节,核心问题是增值税认定和抵扣问题,这方面许昌长葛大周镇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长葛市通过明确认定标准、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废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已经建成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年回收各种废旧金属40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800亿元,贡献税收超20亿元。建议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工信、环保、税务等部门及相关县区赴长葛开展专题考察,制定洛阳市相应政策,保障再生铝项目建设用地、环保容量需求及生产能耗指标配额,推动再生铝产业快速发展。(执笔:孔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