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增长4%,进口下降0.7%,贸易顺差增加27.4%,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了2020年全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时表示: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具体看,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二是外贸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三是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四是贸易方式更加优化、五是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六是防疫物资出口有力支持全球抗疫斗争。
我国外贸进出口从2020年6月份起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双双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也创历史最好纪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WTO和各国已公布的数据,2020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12.8%、14.2%、11.5%,均创历史新高。
2020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3.1万家,增加6.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4.98万亿元,增长11.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比2019年提升3.9个百分点,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44万亿元,占38.7%。国有企业进出口4.61万亿元,占14.3%。
2020年,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4.74、4.5、4.06、2.2和1.97万亿元,分别增长7%、5.3%、8.8%、1.2%和0.7%。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37万亿元,增长1%。
202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25万亿元,增长3.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9%,比2019年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65万亿元,增长6.9%;进口8.6万亿元,下降0.7%。加工贸易进出口7.64万亿元,下降3.9%,占23.8%。
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复苏,带动贸易增长,国内经济恢复平稳增长,也给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相关阅读:
》2020年12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环比下滑 全年大增
中国12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512332吨,环比下降8.73%,同比减少3.33%。进口窗口长时间关闭,美金铜市场长时间维持低流动性,叠加12月份海外发船延期、航运运力紧张等因导致12月份进口量环比下降。2020年全年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66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98万吨大幅增加34.13%。
2020年中国铜精矿进口累计同比减少1.1%:
2020年12月中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188.5万吨,全年累计进口2178.8万吨,累计同比减少1.1%,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出现再次负增长。认为,2020年全球铜矿产量因疫情发生明显减量以及TC价格大幅下行是导致国内铜精矿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12月中国稀土出口同比增13.95%至4167.5吨:
海关总署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稀土出口4167.5吨,同比增加13.95%,环比增加59.61%,1-12月累计出口35447.5吨,同比下滑23.49%,2019年全年出口46330.4吨。
12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45.61万吨 环比增长7.58%:
海关总署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在45.61万吨,环比增长7.58%,同比下降4.58%。2020年1-12月累计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486万吨,同比去年下降15%。
中国12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9674.6万吨:
海关总署今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2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9674.6万吨,11月为9815万吨,较11月降140.4万吨,月环比降1.4%。中国12月煤及褐煤进口3907.5万吨,11月为1167.1万吨,较11月增2740.4万吨,月环比增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