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亿元定增宣告落地 光伏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0-12-12 19:04:36      来源:上海有色网
12月11日讯:12月10日,通威股份披露了定增发行情况报告书,确定本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为28元/股,发行股份数量2.1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59.8亿元。与此同时,通威股份总股本由42.87亿股增加至45.01亿股。共有16家机构获得定增股份配售。其中,大成基金认购金额最高,达到14.7亿元,高瓴资本、睿远基金分别认购了5亿元和2亿元。
报告显示,随着募投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通威股份将进一步提升现有太阳能电池业务规模,提升并巩固公司在全球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据悉,按照定增方案中披露的计划,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项目(眉山二期)、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互联工厂项目(金堂一期),同时补充流动资金。这三个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额度分别为20亿元、22亿元和17.8亿元。
光大证券表示,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高增长确定性强,硅料作为供需形势相对最紧张环节(老旧产能陆续退出且新产能增量有限带来的供给偏紧)有望对其价格及相关企业盈利能力起到保障,通威股份作为硅料绝对龙头扩产节奏行业领先,未来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且在大尺寸电池/组件环节的布局也将给公司盈利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光伏行业前景持续向好,近日,中国光伏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一般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可达70GW,乐观预计的规模可达90GW。在应用市场方面,截至今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预计达到240GW,相较2019年增长40GW。“十三五”期间,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降幅超50%。目前已有近20家中国光伏企业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布局产能,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首创证券认为,光伏行业产业链结构性机会突出,重点关注硅料、玻璃。目前国内已经形成新疆、内蒙和四川三大产业基地布局,而硅片的拉晶环节也将逐步转移到内蒙、四川、云南等低电价地区,光伏供应链上游“西进”布局初步形成。2020 年硅料产量预计达 39 万吨,较 2019 年的 34.2 万吨增长约 12%。其中,2020年上半年,我国硅料产量为 20.5 万吨,同比增加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