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讯:今日股市指数全天震荡整理,截至收盘,沪指跌0.34%,报收3402点;深成指跌0.38%,报收13902点;创业板指跌0.43%,报收2674点。盘面上,半导体、汽车整车、光刻胶、集成电路、芯片、钢铁、军工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其中,半导体板块盘中崛起,协鑫集成涨10%,捷捷微电涨9%,富瀚微等跟涨。
据电子时报今日报道,受益于居家办公趋势和5G热潮带动的强劲需求,大多数芯片公司都将2021年8英寸晶圆的价格提高了至少20%,紧急订单最多甚至提价40%。像联华电子、格芯和世界先进这些公司在第四季度将价格提高了约10%-15%。
今年以来,我国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高于我外贸进口17.6个百分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近几个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回暖。疫情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刺激集成电路需求,如线上办公、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拉动对产品的需求。此外,我国5G网络建设,以及企业考虑到疫情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积极备货加大采购力度也推动了集成电路进口增长。
另外,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历经8年谈判后,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终于宣告诞生、正式启航。此次签署RCEP的共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RCEP要求15个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这对半导体行业也有着利好作用。
半导体企业业绩方面,从近期发布的三季报来看,据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半导体企业收入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3%;第三季度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
新时代证券认为,随着海外疫苗三期试验良好结果的发布,以及 RCEP 自贸协定的签署,海外疫情风险担忧有所缓解,同时中国加强与东亚、东南亚诸国的贸易联系,有利于提升电子产业供应链的确定性,同时长期利好中国电子产业的海外布局。我们持续看好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的行业景气度,电子行业正处在新一轮创新周期的初始阶段,我们继续看好行业龙头公司成长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