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再传利好 金价走弱 基本金属与原油表现强劲
发布时间:2020-11-24 15:02:57      来源:上海有色网
网讯:内容提要
国际贵金属方面,上周贵金属走势有所分化,黄金白银表现弱势,钯金基本收平,唯有铂金大幅上涨。周一消息称Moderna的有效性达到94.5%,黄金下跌超过20美元;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小幅收跌,给黄金后半周的反弹提供了支撑。投资需求方面,黄金ETF SPDR上周持仓继续流出14吨,上周五增持3吨,减持的速度放缓。美联储承诺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及终将落地的财政刺激政策引发的通胀预期将在中长期内对金价形成支撑。黄金目前在1860美元一线受到一定支撑,在财政刺激政策出台前,缺乏明显的因素推动黄金走出趋势,预计短期内将以区间震荡为主。
基本金属整体表现强劲,自今年3月中旬,受全球宏观预期向好及中国强劲需求预期带动,有色金属板块已较年初疫情爆发前大幅回升,但在市场信息有所消化之后,有色板块是否可以再度上涨并突破前高或还需等待基本面更为清晰之后方可判断。伦铜表现强劲,周五触及2018年6月中旬以来高点。铜市整体运行逻辑较之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还是受宏观因素拉动,短期内受矿端干扰铜价或将进一步上涨,但在目前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还需关注潜在政治风险,建议观望为主,不宜追高。
能源方面,受疫苗利好消息和OPEC+增产计划推迟预期提振,油价连续第三周收涨。多家制药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效果显着, 构成中期利好,而疫情导致的终端需求不足仍是当前制约油价上涨的主要矛盾。供给侧,利比亚原油供应恢复远超市场预期,OPEC+做好必要时采取行动的准备,此外OPEC内部出现不稳定信号,阿联酋与OPEC之间的争端可能会削弱OPEC影响力。现货端,近期亚太地区的原油补库力度明显增加,中国、印度以及日本等国家均在增加原油采购,目前原油现货市场销售情况较好。国际原油市场将围绕强预期与弱现实两者博弈,油价大概率保持震荡态势。
01 贵金属市场

上周贵金属走势有所分化,黄金白银表现弱势,钯金基本收平,唯有铂金大幅上涨。上周黄金自1889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最低触及1852美元,后收于1871美元。白银的走势与黄金类似,开于24.69美元,最低下探至23.64美元,后收于24.18美元。钯金开于2330美元,周中最高触及2380美元,最低触及2275美元,收于2329美元。铂金则一枝独秀,自896美元一路上行,最后收于950美元,当周录得6%的涨幅。
上周一消息称Moderna的有效性达到94.5%,黄金下跌超过20美元,但较辉瑞公布疫苗有效性消息的跌幅已经明显削弱。与疫苗的乐观情绪相对,疫情却越演越烈,全球累计确认病例已达5898万人,美国单日的确诊人数也达13.8万人,IMF警告称这种状况会遏制经济复苏。疫情的不利情况几乎抵消了疫苗带来的乐观因素。与此类似的还有美国好坏参半的经济数据,上周公布的美国工业生产值、房地产开工数据好于预期,但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上升,令市场担心复苏的进程放缓。上周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小幅收跌,给黄金后半周的反弹提供了支撑。
投资需求方面,黄金ETF SPDR上周持仓继续流出14吨,上周五增持3吨,减持的速度放缓。CFTC投机性净多头持仓增加11534手,经历本轮的回调后,部分多头力量重回市场。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刺激方案上。上周美国财长要求美联储退还紧急贷款中未使用的资金,财政部还呼吁年底结束紧急贷款计划。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按要求退还五项紧急贷款工具中未使用的资金。但美联储认为在年底前撤销紧急贷款计划并不合适。尽管市场预期短期内推出财政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因财长表示将设法推动重启刺激方案谈判,财政部和美联储也有充足的“弹药”支撑美国经济,美联储承诺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及终将落地的财政刺激政策引发的通胀预期将在中长期内对金价形成支撑。
短期来看,黄金目前在1860美元一线受到一定支撑,在财政刺激政策出台前,缺乏明显的因素推动黄金走出趋势,预计短期内将以区间震荡为主,波动区间为1820美元-1930美元。
02 基本金属市场

上周,有色金属板块整体表现强劲,伦铅领涨6.37%触及年内高点2030美元/吨,其他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伦锌、伦铜、伦铝、伦锡和伦镍分别上涨6.06%、3.73%、2.82%、1.63%和1.29%,所有品种均触及年内高点,伦铜更是触及自2018年6月中旬以来高点,伦敦金属期货指数(LMEX INDEX)较上周增长4.04%。
自今年3月中旬,受全球宏观预期向好及中国强劲需求预期带动,有色金属板块已较年初疫情爆发前大幅回升,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的伦铜,标准三个月合约较1月底已有逾25%左右的涨幅,近两周更是在6900-7200美元/吨的高位震荡区间。从近期有色板块的整体运行我们可以发现品种间基本处于交替上涨行情,可见宏观市场情绪相对来说依然乐观,叠加下游需求向好预期,整个板块估计将继续维持相对偏强格局。
宏观方面,美国总统选举基本已成定局,市场不确定性有所下降,加之历经八年全球最大贸易协议RCEP终成功签署,多边贸易预期提升,市场情绪受到提振。美国两党已同意重回谈判就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继续商讨,但就具体刺激法案落地预将还有一段距离,估计要到明年1月才可见分晓。数据方面,美国截至11月14日当周初领失业金人数再度反弹,虽10月新屋开工及成屋销售好于前值及预期,但零售销售环比走弱。此外,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前十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及零售销售增长从9月底的3.3%加速至4.3%,国内复苏强劲,有色板块大幅上行。
疫情方面,根据Worldometer网站数据,截至11月22日6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病例584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138万例,已有116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超万例。目前全球疫情单日新增确诊最高已经突破了65万人,美国最高单日新增也突破了19万人,病例还以惊人速度继续增长,看不到明显缓和迹象。虽然疫苗利好消息给市场以持续的信心,但随着北半球逐步进入冬季加之假期临近,确诊病例很容易继续快速增长。世卫组织称,疫苗尚未正式推出,预计至少要在四至六个月之后才能实现大规模接种。接下去的四个月疫情如何发展现在很难预测,可能会有更大面积的封锁也不好说,对于有色板块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干扰。
总之,不论是经济数据还是疫苗的进展情况,都在不断的推动有色市场上行,上周五辉瑞提交申请加快疫苗上市,更像是向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在市场信息有所消化之后,有色板块是否可以再度上涨、突破前高或还需等待基本面更为清晰之后方可判断。
【铜】
上周,伦铜受多重利好刺激,表现强劲,周五收报7261美元/吨,当天最高触及7294.50美元/吨,至自2018年6月中旬以来高点。
供给端,上周周内矿端消息较为平淡,但周日根据消息称,智利中部发生了6.1级地震,或将为后续矿端供给增加干扰。近期市场重点关注下月初的TC长单谈判,考虑到现货TC一度维持在不足50美元每吨的水平上,加之矿端干扰持续存在,年度TC定价估计不会比今年高。前期,智利和秘鲁均公布了9月铜产量,其中秘鲁产量有所下滑,但智利表现十分稳定,可见疫情对于矿端供给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铜价虽持续上涨,国内精废价差却较为稳定,主要是受进口货源紧张、隐形库存持续下降影响。
与供给不同,疫情对于需求方面却产生了更为长远的影响,目前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及地区在短期内看不到什么需求向好的趋势,均是较为长期的预期利好。国内现货市场金九银十虽旺季不旺,但根据报道,11月的铜材订单情况较上月环比略有改善,此外线缆订单环比也有改善迹象但并不明显。
交易所数据方面,LME环比下降0.79万吨,SHFE环比下降2.12万吨,COMEX下降0.09万吨,加之保税区增加0.28万吨,全球四地库存合计较上周下降2.71万吨,为铜价提供支撑。此外,COMEX铜投机性净多头依然处于两年高位,远期曲线及现货较3个月升水情况均未发生较大变化。
总体来说,铜市整体运行逻辑较之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还是受宏观因素拉动,一个是疫苗何时可以投入大规模使用,一个是美国财政刺激政策何时及如何推出以及欧洲年底刺激计划的具体内容,短期内受矿端干扰铜价或将进一步上涨,但在目前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还需关注潜在政治风险,建议观望为主,不宜追高。
03 能源市场

上周国际原油市场受疫苗利好消息和OPEC+增产计划推迟预期提振,连续第三周收涨。但随着疫情的恶化,欧美多国收紧防疫限制措施,导致油价上行空间受限。布伦特和WTI原油较前一周分别上涨6.12%和5.11%至45.24美元/桶和42.17美元/桶。
多家制药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效果显着, 构成中期利好,给油价带来强劲的支撑。辉瑞继之前传出疫苗有效性达90%利好消息后,上周已正式向FDA提交了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请求。辉瑞公司表示,公司将准备在授权后数小时内分发疫苗,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产多达5000万剂,到2021年底将达到13亿剂。美国另一家制药厂Moderna也在上周一宣布其疫苗有效性超过了94.5%,该公司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向FDA申请授权。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表示,美国民众很可能会在12月末就开始接种疫苗。同时, 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研制的疫苗在老年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预计将在圣诞节前公布后期试验结果。一旦疫苗全面投入使用, 预计全球经济将更快复苏, 也将从根本上提振原油需求前景。
疫情导致的终端需求不足仍是当前制约油价上涨的主要矛盾。在美国,加州已经下令对该州94%的人口实施晚上10点开始的宵禁;美加、美墨陆路边境非必要旅行的禁令延长一个月至12月21日;纽约市7天测试阳性率的滚动平均值达到3%的安全阈值,触发了学校系统关闭,再次引发了对封锁的担忧。在欧洲,多国二次封锁期限将至,但不少国家政府暗示,如果疫情未得到有效遏制,将延长封锁时长。虽然现在欧美民众对封城的执行力度已明显放水,对原油需求的打击不如以前,但如果欧美政府继续维持或加强封锁政策,势必还是会对整个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给原油需求前景蒙上阴影。
利比亚原油供应恢复远超市场预期,OPEC+做好必要时采取行动的准备。自9月中下旬开始,利比亚逐渐解除港口和油田的不可抗力,原油产量也从9月的15.5万桶/天增长至当前的120万桶/天,且利比亚表示在产量恢复至170万桶/天之前不受OPEC+减产配额的限制。考虑到利比亚原油供应恢复较快,二次疫情导致当前需求疲弱,OPEC在其最新月报中下调了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市场对推迟明年一季度增产计划预期较高。OPEC+部长级联合监测委员会在上周二的视频会议中发表申明称,所有参与国都必须保持警惕,积极主动,并准备好在必要时根据市场要求采取行动,但没有就是否应如期推进增产计划给出明确建议。最终决定将在11月30日至12月1日的OPEC+全体部长会议上做出。
OPEC内部出现不稳定信号,阿联酋与OPEC之间的争端可能会削弱OPEC影响力。阿联酋与OPEC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升级,阿联酋官员私下质疑加入该产油国联盟的好处,甚至考虑是否要退出该组织。虽然阿联酋正试图缓解与OPEC之间的纠纷, 并通过媒体表示其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成员,但并没有谈到政府是否正在评估未来在该组织内部身份的问题。不仅仅是阿联酋,由于石油收入锐减和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OPEC各成员国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财政危机,各国是否还能齐心协力减产为油市托底,不得而知。该联盟若出现任何裂痕相信都会对本已十分脆弱的油市造成重大冲击。
近期亚太地区的原油补库力度明显增加,中国、印度以及日本等国家均在增加原油采购,目前原油现货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从背后的驱动来看,中国的采购动力来自2021年新年度的地炼配额;印度采购增加来自国内成品油需求和炼厂开工的强劲复苏,而日本采购增加主要来自冬季煤you取暖消费。需求端的东强西弱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目前欧美需求回落以及利比亚原油增产,原油远期曲线逐渐平滑,上半年原油持续大幅累库的情形难以再现。
总的来看,国际原油市场将围绕强预期与弱现实两者博弈。疫苗投放、OPEC+延长减产等利好消息已计入价格中。而回到现实中,疫苗上市普及仍需时间,疫情依然是悬在原油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另一方面,亚太买盘暂时对冲了欧美需求下降以及利比亚产量增加,全球原油库存没有出现显著增加,不过OPEC+各成员国是否还会继续坚持减产尚无定论,潜在的利空依然存在。我们认为在事态没有明朗之前,真正的单边上涨突破行情难以形成,油价大概率保持震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