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讯:9月初,沪铅指数总体呈下跌趋势。自9月中上旬以来,沪铅指数以区间震荡为主,截至今日午间收盘报15120元/吨,月内跌幅为3.01%。
就基本面来看,原生铅方面,冶炼厂生产较为稳定,截至9月25日,原生铅企业开工率为59.3%,与9月4日持平。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固废法实施,废铅蓄电池对铅生产原料的补给减少,导致铅精矿需求量增加,矿供应偏紧。据调研,国产铅精矿加工费下跌100元/金属吨至2050元/金属吨,且有低价报至1900元/金属吨,已接近部分炼厂成本线。
再生铅方面,自9月1日以来,新固废法正式实施。受新固废法的影响,再生铅企业面临废电瓶跨省运输联单难办以及危废车辆运输费用较高的问题,导致废电瓶供应一直偏紧,价格居高不下,再生铅企业生产成本上移对铅价有一定支撑力度,但对于持证再生铅企业来说,原料库存充足,企业计划提产,新扩建产能不断释放,预计10月再生铅供应有所增加。
》点击查看铅产业链数据库
消费端,9月虽尚处于铅蓄电池旺季,但蓄电池企业产销高峰期已过,工厂生产基本维稳,难有更多的增量预期。据调研,截至9月25日,铅蓄电池开工率为72.72%,较9月初仅微增0.2%。目前,临近国庆假期,下游采购已基本完成,仅以刚需采购为主,预计10月铅蓄电池消费走弱,难以支撑铅价。
认为,虽原生铅和再生铅原材料供应双双偏紧可支撑铅价,但仍需关注再生铅新扩建产能释放对铅价的不利影响,预计10月铅价震荡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