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讯:在全球经济阴霾未散,中美贸易摩擦未解的情况下,近期大宗商品市场多个品种,如镍、锡、铁矿石却大幅拉涨,这背后究竟有何蹊跷?有市场人士认为“大宗商品中多数有色金属已步入产能调整期,具备长期配置的价值”,大宗商品市场是否真的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刻?未来大宗商品市场哪些品种最为看好?带着近期市场备受关注的一些话题,采访了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先生。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认为:
从供给角度上讲,多数有色金属确实是已经进入了调整期,但从配置角度上讲,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下行期,消费增长缓慢。工业品的特征是需求弹性为主,而供给弹性不是很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品已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这个说法有点问题。
近期品种出现轮番大涨多少事件因素主导,像镍、铁矿石。铁矿石是在这个巴西矿难之后,在正常的供需关系中供给端出现了一种突变。镍是由于印尼和菲律宾镍矿出口的问题,菲律宾是由于镍矿的耗竭未来出口趋势会减少,而印尼的镍矿出口禁令提前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镍的供应,所以对镍价的驱动效应非常明显。
总体上看,未来镍的供给可能是电解镍的直接供给,从供需关系角度上讲,电解镍的供给不会出现短缺,而是短期内出现结构性的问题,导致了市场的异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可以中长期配置,因为事件驱动和中长期配置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剔除事件驱动因素,未来工业品需求预计将逐渐转弱,这对工业品走势不利,但由于世界格局变化,在贸易战背景下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是大概率事件。所以相对而言,黄金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作为宗商品的配置是一个必然现象,所以我看好黄金、白银。
》【解读】锡镍再创新高 金属轮番暴涨 阴霾已散 雨过天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