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输美商品“加税”延迟,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喜忧参半”(附:美国对我国价值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的加税清单)
发布时间:2019-08-15 07:03:14      来源:上海有色网
7月30-31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再度召开高级别贸易磋商,一时间风起云涌,传闻纷纷,就在“外滩合照”事件引发市场向好预期之时,特朗普立刻泼下一盆冷水---8月1日中区,特朗普通过推特宣布将自9月1日起,对将对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此消息公布当天,国内外股指全线下挫,黑色系期货盘面也一片绿光,并加速了钢材现货价格的下跌趋势。
当市场对加征关税这一消息即将“消化“殆尽之时,今日,美国贸易代表工作室(USTR)宣布了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下一步计划,决定将部分商品的关税推迟至12月15日,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9月1日及12月15日两份征税商品清单。据清单显示,延迟到12月15日起征税的商品主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视频游戏机、部分玩具、电脑显示器以及部分鞋类和服装。钢铁相关产品依旧处于9月起征税的清单之列。
然而,一方面,我国本就是钢铁生产大国,且自给率超过98%。对进出口的依赖度不高。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达1.59亿吨,仅我国就贡献了0.875亿吨,占比达55%。钢材产量高达1.07亿吨,其中出口量则常年维持在450-650万吨不等,仅占据其中的极少一部分,且分国别来看,我国出口钢材的国家中,韩国、越南占比最大,对美国的出口量少之又少,今年6月份我国出口美国的钢材数量仅8.5万吨,甚至较5月份增加了0.4万吨。
另一方面,5月10日美国政府正式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税的清单中,其中大部分钢铁及其下游相关行业的产品已然在列。因此综合而言,本次美方加税以及延迟的操作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实际影响着实有限,仍尚停留在消息面的刺激上。
今日美国宣布延迟加征关税,给予了仍在博弈中的中美贸易双方一个缓冲期,虽然“波折”仍在继续,对市场情绪还是稍有提振,故早盘维持涨势。然随后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宏观数据:
在唐山、武安等地区的限产管控下,7月份我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环比均有所减量(7月份我国生铁产量6831万吨,环比6月份下降183万吨;粗钢产量8522万吨,环比下降231万吨;钢材产量10582万吨,环比下降128万吨)的同时,淡季之中需求也同步趋弱。尤其建材下游行业---房地产相关数据下滑(1-7月份我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0.6%,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0.3%,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1.9%),触发市场对中长期房市前景的担忧,因此螺纹盘面随之有所回落。
但就房地产施工面积以及水泥产量来看,7月两者同比均呈现涨势(1-7月我国房地产施工面积同比增速+0.2%,水泥产量环比增加17万吨),现货价格仍存在较强支撑,故午后各区域现货价格依旧保持稳定。再加上后期各地区赶工预期(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工地在70周年大庆期间将陆续停工,上海由于进口博览会工地施工也将受到限制)或将逐步体现在市场,因此,短期来看,建材刚需韧性依旧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