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空调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铜的价格一路飙升,截至2025年11月17日晚,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报9,920美元/吨,逼近1万美元大关。这给下游空调厂家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供需不平衡,铜价或将进入1万美元“新常态”
首先看当前的铜价市场变化。回顾2025年的全球铜市场大事,可谓“多事之秋”:
5月,排全球第4位的刚果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发生地震;
7月,排全球第10位的智利艾尔特尼恩特铜矿发生隧道坍塌;
9月,排全球第2位的印尼格拉斯博格铜矿受到泥石流灾害……
天灾人祸叠加造成了铜矿大幅减产。与此同时,铜资源的下游应用却越来越广泛,其中电网及电力基础设施是需求的核心驱动力,贡献了超60%的市场份额;此外,全球数据中心新增电力负荷屡创新高,每GW的耗铜量远超传统电网。
供需市场的反向走势导致全球铜资源供需进一步走向不平衡。高盛10月份发布的最新铜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受资源供应受限、关键领域结构性需求增长及战略储备等因素驱动,铜价正进入1-1.1万美元/吨的新运行区间,且2026年起1万美元将成为长期价格底线。基于此,高盛上调2026年铜价预测至1.05万美元/吨(此前为1万美元),维持2027年1.075万美元/吨的预测,并预计2028年因市场转向短缺,铜价将突破1.1万美元/吨。
铜成本占比超20%,涨价后家用空调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在家电产品中,因为空调用铜的比重较大,铜价上涨对空调行业的影响非常重要。空调的核心原材料,主要包括铜管、不锈钢和注塑件,其中铜的成本在空调整体成本中占比约为22-25%之间。
在家用空调这个存量搏杀的市场,原材料成本上涨无疑会带来新一轮的暴风骤雨,大幅上涨的铜价会给当前乃至2026年的空调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产业在线就此进行了新一轮调研,初步形成以下结论:
• 铜价与下游价格有关联,但也有背离:
回顾过去,铜价在2022和2024年也曾经历过两次大的上涨,但对下游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2022年那波价格上涨之后,下游普遍以提价应对,各空调企业纷纷发布涨价通知。当2024年疫情结束之后,在天气转热,存量市场竞争激烈,铜价再次大幅提升时,空调企业却并无提价,反而在旺季展开激烈价格战。由此可知,铜价是空调整机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时间上会有滞后,并且在市场竞争与政策导向等多方影响下,趋势有所背离。
• 加剧行业洗牌:
自2024年8月“国补”细则落地以来,空调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大品牌的产品线更加完善,“国补”加持下价格更有优势,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部分企业把重心转向外销。而本轮铜价的上涨,将加剧行业洗牌进程,头部企业普遍通过提前锁定原料价格降低成本,同时产品线完善,均价较高,能够抵消成本冲击,市场份额会进一步上升。
• 企业竞争策略分化:
关于应对铜价上涨的策略,不同企业采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些企业表示,要生存下去,规模不增长的话,很多边际效益维持不了,故在适当时候还是会采取价格策略。另有一些企业则表示,现在空调销售成本和零售价格是亏损的,大部分企业亏不起,不太可能再打激进的价格战。总之,企业会根据阶段性的重点诉求,考虑产品的价格策略。此外,2026年国补政策的出台时间和限额方式等,也是重要的变量。
• 助推产品附加值提升:
面对成本上涨,企业也会加大推新力度,通过提升产品单价以抵御冲击。在这一点上,空调头部企业已经做了比较好的引领。据产业在线C端品牌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卡萨帝、COLMO等细分品牌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今年新入局的一些品牌,如追觅、美邦等通过自身对消费需求的洞察和AI技术的融合,从中高端产品切入,进一步丰富了空调高端产品的阵容。这些都说明空调行业正在结合政策和市场形势,通过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毛利等方式来更好地应对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冲击。
• 推动铝代铜进程:
空调产品若采用铝代铜,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特别是对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市场。各大空调品牌此前曾联合出台了铝代铜的行业标准。随着铜价不断上涨,或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空调行业铝代铜的落地进程。
总而言之,铜价的上涨从长周期看,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空调企业需要通过自身产品、技术、渠道、营销等多方面革新,抵御这波涨价带来的冲击。随着空调换新刚需潮的来临,存量升级是大趋势,行业的销售均价和利润率也因此在中长期仍有上行空间。我们也期待明年国家会有更多的支持政策,为行业带来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