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铜市加速转向短缺 多重因素推升价格中枢
发布时间:2025-11-28 11:03:43      来源:上海金属网

11月28日讯:

本周,沪铜与伦铜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市场对2026年全球铜供应趋紧的预期持续升温。在供应端扰动频发、结构性产能错配加剧及地缘资源博弈升级的多重背景下,铜价获得强劲支撑。当前,全球铜市场正从阶段性过剩快速迈向系统性短缺,这一转变正在影响行业贸易流向、定价机制与产业布局战略。

供需格局的逆转是铜市转向的核心信号。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全球精炼铜市场由8月的4.1万吨盈余转为5.1万吨短缺,供需平衡呈现实质性收紧。2025年1-9月全球精炼铜累计盈余仅9.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1万吨大幅收窄,预示着市场过剩局面已基本终结。ICSG秘书长明确预测,2026年全球铜供应缺口将达15万吨,且铜矿产量增速将骤降至0.9%,远低于冶炼产能扩张速度,全面短缺时代即将到来。

主要生产国的供应扰动进一步加剧了短缺担忧。中国有色矿业因谦比希东南矿体停产,将2025年自有矿山铜产量目标下调2万吨至14万吨;印尼自由港Grasberg矿区发生事故后,2026年阴极铜产量目标从70万吨大幅砍至47.8万吨。两大企业的减产不仅直接削减全球铜供应量,更暴露了大型矿山在极端地质条件下的运营脆弱性,为未来供应稳定性蒙上阴影。

贸易政策与区域保护主义抬头,正在重构全球铜流通体系。美国COMEX铜库存飙升至36.5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核心驱动力是市场押注2026年可能加征进口关税,引发企业提前囤货。欧洲铜制品制造商则呼吁效仿废铝出口限制政策,对废铜实施管控,以缓解阴极铜与再生原料双重短缺压力。这种"资源本地化"倾向显著削弱了全球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加剧区域供需失衡。

新增项目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压力,结构性矛盾凸显。嘉能可拟向Orion提供2-2.5亿美元融资,支持南非Prieska铜锌矿开发,预计2026年底投产;Harmony Gold批准澳大利亚Eva铜矿项目,前五年年产铜6.5万吨。但这些项目尚处于建设或爬产初期,无法对2026年的紧缺局面形成有效对冲。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Adani旗下Kutch铜冶炼厂因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开工率不足10%,凸显"有产能无矿石"的行业结构性困境。

行业秩序面临挑战,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问题浮出水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首次公开反对"零/负加工费"的非理性现象,明确此类行为不可持续,并已叫停约200万吨违规冶炼产能。这一举措既意在遏制盲目扩张、引导行业向废铜利用转型,也反映出当前精矿与冶炼环节利润分配严重失衡的现状,产业链协调机制亟待完善。

总体来看,全球铜市正处于供需再平衡的关键拐点。短期而言,矿山减产、政策扰动与贸易壁垒共同推高价格风险溢价;中长期看,绿色能源转型带来的需求刚性增长与新增供给滞后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这一格局下,铜价易涨难跌的特征愈发明显,市场需重点关注2026年全球短缺兑现节奏,以及主要消费国的战略应对举措,提前布局产业调整与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