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专栏:伦敦金属交易所周(LME Week)五大关键启示
发布时间:2025-10-22 18:30:42      来源:要钢网
如今,金属领域已是热点话题。
黄金价格接连创下历史新高,白银紧随其后追赶。稀土在中美贸易对峙中处于核心位置,而工业金属供应链正被迫适应关税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交织的新世界格局。
今年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周(LME Week)包含多场研讨会与交流活动,议题丰富多元。
以下是我从上周在伦敦举办的这场年度金属行业会议中提炼出的五大关键启示。
一、绿色溢价登场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母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KEx)在 LME 周前期抛出重磅惊喜 —— 宣布在迪拜成立一家子公司。
这家名为大宗商品定价与分析有限公司(Commodity Pricing and Analysis Ltd,简称 CPAL)的新机构,将担任 “绿色” 溢价推出的定价管理方,运作过程中会依托 LME 的负责任采购标准,以及数字平台 Metalshub 的交易数据。
2023 年,Metalshub 平台的一级精炼镍交易额超 2.2 亿美元;自 2024 年 3 月起,该平台已交易 488 吨 “类绿色镍”(定义为碳足迹低于每吨金属 20 公吨的镍产品)。
若交易数据不足,CPAL 将 “采用结构化专家判断法” 确定溢价水平,且默认溢价始终存在。
此举堪称对 Fastmarkets、阿格斯媒体(Argus Media)、标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等价格报告机构领域的一次有趣涉足。
此次战略转向迪拜也具有重要意义,香港交易所表示,这一布局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东快速增长的金属市场之间的联动。
二、冶炼厂与矿企的博弈
“仅拥有地下的矿产资源,并不能带来安全感。” 贸易巨头托克集团(Trafigura)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霍尔图姆(Richard Holtum)在 LME 研讨会上表示,“冶炼环节比采矿更关键。”
霍尔图姆指出,若西方希望打破中国对镓、锗等稀有金属的掌控,就必须依靠基础金属冶炼厂来生产这些金属。
这一观点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认同,该国已承诺提供 1.35 亿澳元(约合 8740 万美元)资金,用于维持托克集团两家工厂的运营。
当前行业背景是:铜的冶炼费用大幅下滑,锌的冶炼费用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中国对金属加工产能的大力扩张,挤压了全球其他地区冶炼厂的利润空间。
现货铜加工费已陷入负值区间,这一核心收入来源的消失,对冶炼厂造成沉重打击。
10 月 15 日(周三),日本、西班牙与韩国发表了一份罕见的联合声明,对铜原材料市场的现状表达深切担忧。
目前采用的基准定价体系(条款按年或按季度固定)可能难以维持现有形式 —— 越来越多冶炼厂开始寻求与矿企、贸易商签订定制化双边协议或委托加工合同(tolling contracts)。
三、“铜博士” 备受青睐
在 LME 研讨会的金属价格上涨潜力投票中,铜再度位居榜首 —— 这一结果早已成为常态。
不过今年,伦敦市场的铜多头情绪尤为高涨。
支撑铜价上涨的理由包括:基金将资金重新配置至实物资产;原材料市场运作失衡;全球库存向美国转移导致库存水平偏低。
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数据显示,到 2035 年,全球铜需求预计将激增 24%。该咨询公司警告,数据中心等具有颠覆性的行业可能会 “推动铜需求与价格波动超出预期”。
面向欧洲客户的 2026 年交付铜产品生产商溢价大幅上涨,进一步印证了多头逻辑。
智利铜业巨头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宣布,2026 年长期合约发货的铜产品溢价将定为每吨较 LME 现货价高 325 美元,较今年的 234 美元大幅提升。德国铜生产商奥鲁比斯(Aurubis)此前也已宣布类似幅度的涨价,将溢价上调至每吨 315 美元。
这一现象正是 “关税时代” 的缩影:为利用关税政策红利,大量铜资源流向美国,导致全球其他地区不得不支付更高成本以确保供应。
四、铝市格局生变
咨询公司 HARBOR Aluminum 负责人豪尔赫・巴斯克斯(Jorge Vazquez)身着栗色针织衫亮相 LME 研讨会,而他对铝价的看涨表态更令在场观众意外。
过去几年出席 LME 周时,巴斯克斯始终对铝价持看空立场;但如今他认为,与当前每吨 2765 美元的价格相比,明年铝价将突破每吨 3000 美元,甚至有可能达到每吨 4000 美元。
这一观点转变,反映出市场对铝供应链动态的重新评估。
中国暂无放松冶炼产能上限的迹象,而分析师们数十年来首次开始担忧:铝的供应增长是否足以满足需求。
五、锗资源告急
“目前锗资源已处于紧缺状态。” 美国特种材料公司 Indium Corp 全球金属销售负责人西奥・鲁阿斯(Theo Ruas)在谈及锗时如此表示。
2024 年底中国收紧锗出口管制后,今年这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的出口量大幅下滑。
咨询公司 Project Blue 的数据显示,锗价已飙升至 25 年来的高点;但鲁阿斯在该公司举办的关键材料研讨会上告诉与会者,部分买家即便愿意高价采购,也难以获得锗资源。
如今锗面临的局面,或许就是未来镓 —— 或是其他任何由中国主导加工环节的关键矿产 —— 的写照。
稀土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焦点之一,而中国政府近期进一步加码,在受限出口清单中新增了 5 种稀土元素。
即使是多数金属贸易商,此前也从未听说过钬(holmium)、铒(erbium)、铥(thulium)、铕(europium)和镱(ytterbium),但如今这些元素已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关键所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 —— 路透社专栏作家安迪・霍姆(Andy Home)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