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伦敦举行的《金融时报》金属和矿业峰会上,与会代表们认为矿石品位下降和成本上升将挤压铜供应,然而需求将加速上升。
加拿大矿业公司泰克资源商务主管伊恩·安德森表示,随着矿石质量下降和项目规模扩大,采矿和精炼“越来越难做”。
安德森说,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开发一个矿山大约需要17年”。许可制度越来越严格,资本密集度上升,股权流动紧张,预算不断膨胀,他说。
矿业公司正面临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缺口。英国-南非矿业集团英美资源集团策略师保罗·盖特表示,由于电网、电动汽车使用和数据中心的增长,铜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全球铜供应需要每年增加2.5-3.5%来匹配需求增长。“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盖特说。
盖特补充说,铜行业本应在2015-17年下行周期进行投资—当时价格暴跌,公司削减支出以保护股息—但公司却收紧了对股东的支付。
全球最大的铜矿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此前曾指出品位下降的影响。该公司在2024-25年生产了创纪录的200万吨铜,这要归功于其智利Escondida矿的更高品位。但必和必拓预计,2025-26年该矿的矿石品位将降至0.85%,这将迫使产量增加来抵消品位下降。必和必拓下调了智利矿山的中期指引,并正在权衡南澳大利亚昂贵的冶炼厂升级,以应对产量下降。
负的铜精矿加工费表明市场已经变得极度紧张。“我们已经开始习惯了负数的加工费,”贸易公司Gunvor基本金属负责人伊万·佩特夫说。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情况”,预示着铜矿供应的稀缺性,佩特夫说。
阿格斯的铜精矿加工费均值指数从9月下旬的-66美元/吨跌至10月10日的-73美元/吨,此前2025年年度基准暴跌73%至21.25美元/吨。智利国有铜业委员会Cochilco在2024年9月警告称,随着铜精矿短缺扩大,2025年加工费可能创下历史新低。
今年新的进口关税进一步分裂了市场。佩特夫表示,美国对中国下游铜征税已将金属以溢价拉入美国,Comex12月期货价格比LME高出约500美元/吨。 “它创造了一个分裂的、分散的铜市场”,一方面锁定铜库存在美国,另一方面让非美地区的用户供应紧张。佩特夫说。
运营风险增加了另一层不确定性。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Codelco今年发生了多起事故,其中包括7月份发生的一起事件,该事件造成6名工人死亡,并迫使2,500人疏散。
“运营连续性是今年最大的风险,”Codelco董事长马克西莫·帕切科说。他表示,尽管Codelco在前六个月有所增长,但事故干扰可能会使今年的全球产量减少6%。
废铜只能提供部分缓解。日本冶炼厂正在转向废铜以缓解负利润率,而中国冶炼厂则依靠副产品收入使其能够在负加工费的情况下继续运营。废铜已经占全球铜使用量的30%以上,但收集仍然分散,增长缓慢。
矿业公司还在试验粗颗粒浮选—一种允许较大的矿石碎片更有效地漂浮和分离的工艺,从而减少能源使用—以及地下作业所需的电动车队。这些步骤最多可减少40%的能源消耗,并减少50%的碳排放。但盖特说,“生产力的阶梯式变化很少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根据总部位于巴黎的能源监管机构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除非矿山扩建和贸易改革加快,否则到2035年,全球铜市场将面临30%的供应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