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锌:宏观面,下周内中美制造业PMI陆续出炉,情绪面预计企稳为主。基本面看,原料侧,加工费焦灼在下降幅度上,各地区因地域差异存在分歧,整体而言10月国内TC下降至3650;供应端,据百川盈孚调研,10月预计环比录增2万吨左右;需求端,节前逢低补库气氛较浓,国庆假期期间锌锭下游开工率下降,节后短期内下游企业将以消化节前所备库存为主。整体而言,节前现货表现尚可,TC下滑亦有支撑,锌价下行空间或有限。
铅:基本面来看,供应端,再生方面,部分回收商对炼企节前备库需求持乐观预期,认为后市废铅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冶炼利润有所修复,再生铅企业复产预期上升。原生方面,铅精矿供需局面延续偏紧状态,加工费预计止跌企稳。供应端,华中及华北炼厂部分复产,节后现货铅锭预计供给增加,现货紧张程度预计缓解。需求端,下游蓄电池企业节前备货需求尚存,为市场带来一定支撑。总体而言,基本面改善有限,铅价低位震荡为主。
策略:沪锌空单逢低止盈,沪锌主力合约周运行区间21500-22500元/吨附近。沪铅震荡思路对待,沪铅主力合约周运行区间16500-17500元/吨附近。
正文
行情回顾
周内锌价低位震荡。面对市场对美联储10月较强的降息预期,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出 “鹰派” 信号,强调通胀存上行风险,对降息周期表现出更为谨慎的态度,宏观情绪受抑。近期副产品硫酸价格下行,叠加冶炼厂对国产矿采购积极,矿端加工费下行,个别冶炼厂存检修预期,供应过剩压力稍显缓解,临近国庆及中秋长假,备货行情表现为“淡中有韧”,基本面底部尚存支撑,周内锌价以震荡走势为主。
周内沪铅低位震荡。从供应端来看,部分铅冶炼企业检修结束,市场铅锭供应量有所增加。需求端方面,下游蓄电池企业开工率整体保持稳定节前备货较为积极。整体而言,本周铅市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区间震荡的运行态势。
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国际宏观
美国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增0.2%符合预期,消费支出连续三个月增长。美国8月消费支出连续三个月强劲增长,经通胀调整后增长0.4%,超出预期的0.2%,显示出消费者的韧性。与此同时,美联储青睐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剔除食品和能源)环比上涨0.2%,但同比涨幅仍维持在2.9%的高位,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8%,创近两年新高,PCE物价指数2.6%。美国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终值被大幅上修为3.8%,高于此前3.3%的修正值,为自2023年第三季度录得4.7%增长以来的最强劲表现。上修主要得益于消费者支出的意外强劲以及进口的下降。然而,这份强劲的报告也显示出通胀压力比之前评估的更为顽固。
美联储理事米兰:主张每次降息50个基点,通过“短暂且大幅”降息快速达到中性利率。米兰警告称,美联储当前的政策利率远高于他所估计的“中性”水平,正处于“高度限制性”的区间,这种立场使经济更容易受到下行冲击的伤害。美联储“可以通过一轮非常短暂的、每次50个基点的降息来达到目标”。
美国正式公告:实施美欧贸易协议,8月1日起征收欧盟汽车关税降至15%。欧股汽车板块一度抹去日内稍早1.7%的跌幅,小幅转涨,最终收跌约0.6%。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4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正式公告,实施美国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确认自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汽车及汽车产品征收15%的关税。文件还列出对某些药物化合物、飞机零部件及其他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
以上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
2、国内宏观
中国央行: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央行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困难挑战,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中国华电、中国移动、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煤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负责同志介绍了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
商务部:公布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本案的被调查措施为:墨西哥政府拟对中国等非自贸伙伴的产品提高进口关税税率的相关措施,具体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服装、塑料、钢铁、家电、铝、玩具、家具、鞋类、皮具、纸及纸板、摩托车、玻璃等产品类别。此外,墨西哥近年来采取的其他涉及中国的贸易投资限制措施也在本次调查范围内。
中国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以上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
3、精炼锌与再生铅利润盈亏不一
精炼锌方面,截止9月28日,本周精炼锌厂冶炼利润收于-290元/吨,亏损较周初走扩。海内外锌矿供应逐步修复,国内加工费降至3650元/吨,进口加工费持平55美元/吨,锌价重心下移。
原生铅方面,国产矿TC降至350元/吨,进口矿TC持平-90美元/吨;白银收益环比走高。再生铅方面,废电瓶周内价格降低,再生亏损收窄,截止9月28日,SMM再生铅冶炼利润收于-562元/吨。
4、库存情况:下游逢低采买,铅锌库存录减
据SMM沟通了解,截至本周四(9月25日),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15.04万吨,较9月18日减少0.80万吨,较9月22日减少0.66万吨,国内库存减少。周内上海及天津地区受下游不断提货带动库存均有下降,而广东地区周中因台风天气影响运输受阻,下游提货困难,使得库存与周一基本持平。整体来看,原三地库存减少0.55万吨,七地库存减少0.66万吨。
据SMM了解,截至9月25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4.64万吨,较9月18日减少2.13万吨;较9月22日减少0.84万吨。本周为国庆节前一周,下游企业继续对铅锭进行备库,市场交易活跃度尚可。同时部分偏北方铅冶炼企业检修后逐步恢复,市场流通货源较上周相对增多,但再生铅最大产地—安徽地区铅冶炼企业复产慢于预期,地域性供应紧张情况尚存,部分下游企业转而接收接近仓库的货源,使得铅锭社会库存进一步下降,并降至4个月的低位。下周,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复产逐步推进,并且有少量进口粗铅将抵达港口,预计供应继续恢复,同时大部分下游企业已完成节前备库,后续仅保留一定刚需采购,铅锭库存降势或放缓。
相关图表
观点与策略
锌:宏观面,下周内中美制造业PMI陆续出炉,情绪面预计企稳为主。基本面看,原料侧,加工费焦灼在下降幅度上,各地区因地域差异存在分歧,整体而言10月国内TC下降至3650;供应端,据百川盈孚调研,10月预计环比录增2万吨左右;需求端,节前逢低补库气氛较浓,国庆假期期间锌锭下游开工率下降,节后短期内下游企业将以消化节前所备库存为主。整体而言,节前现货表现尚可,TC下滑亦有支撑,锌价下行空间或有限。
铅:基本面来看,供应端,再生方面,部分回收商对炼企节前备库需求持乐观预期,认为后市废铅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冶炼利润有所修复,再生铅企业复产预期上升。原生方面,铅精矿供需局面延续偏紧状态,加工费预计止跌企稳。供应端,华中及华北炼厂部分复产,节后现货铅锭预计供给增加,现货紧张程度预计缓解。需求端,下游蓄电池企业节前备货需求尚存,为市场带来一定支撑。总体而言,基本面改善有限,铅价低位震荡为主。
策略
沪锌空单逢低止盈,沪锌主力合约周运行区间21500-22500元/吨附近。沪铅震荡思路对待,沪铅主力合约周运行区间16500-17500元/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