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周报 | 宏观风险减弱,铜价企稳整理
发布时间:2025-08-25 15:12:17      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摘要

观点:宏观利多驱动增加,包括贸易摩擦风险大幅减弱、海外经济数据边际回暖、未来降息预期升温,加之临近终端消费旺季,备货预期亦会巩固铜价中枢。因此,预计短期铜价偏强震荡为主。

理由:地缘、贸易风险趋弱,降息前景改善。美俄及美乌对话推进,地缘不确定性降低,同时欧美达成新贸易联合声明,贸易冲突显著缓解。本周欧美经济数据大幅改善,尤其制造业PMI均超预期重返扩张区间,同时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中偏鸽暗示降息,支撑整体风险偏好抬升。

供需因国内现货运力有限呈偏紧格局。供应端,Codelco智利ET矿停产产生3.3万吨减量,不过7月中国废铜锭进口环比增长6%至3.68万吨,废料供应边际改善。需求端,淡季背景下加工企业开工率、开机率普遍清淡。上周全球进一步累增至57.1万吨,其中上期所铜去库约0.46万吨至8.1万吨,保税区铜如期累增0.67万吨至8.74万吨,LME铜暂时维持15.6万吨,COMEX铜延续小幅累增至24.64万吨。

总体来看,宏观利多驱动增加,包括贸易摩擦风险大幅减弱、海外经济数据边际回暖、未来降息预期升温,加之临近终端消费旺季,备货预期亦会巩固铜价中枢。因此,预计短期铜价偏强震荡为主。

操作策略:

沪铜10合约参考78300-80300元/吨。策略上,单边逢回调买入,现货企业按需采购为主。

风险提示:地缘政策变化、国内政策变化

正文

行情综述

上周铜价偏弱震荡,沪铜主力自7.93万元/吨回调至7.85万元附近,周跌幅约0.34%。LME铜自近9800美金跌至9700附近,周跌幅达0.6%。

本周铜价承压的原因在于降息预期,抗跌性则来自于现货偏紧。虽然全球地缘风险趋于减弱,但海外通胀粘性、就业回落压力,叠加美联储内部官员对后市降息路径维持中性偏鹰表态,宏观情绪维持谨慎。不过,由于华北物流管控、运力有限,现货供应阶段性收紧给予铜价一定支撑,价格未有强烈趋势性行情。此外,周四公布的欧美经济数据改善、欧美关税风险减码,赋予价格企稳筹码。

行情分析

(一)宏观数据部分

1、国际宏观

地缘风险下降,市场等待俄乌冲突的进一步解决进展。上周末美俄领导人举行会晤,尽管此次并未达成协议,但这一会晤本身就代表着地缘政治风险的大幅下降;周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晤,乌克兰方面态度略有软化,特朗普表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这回应了俄罗斯的核心关切。后续俄乌双方领导人或展开会晤。

欧盟承诺取消对美关税反制,并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条款,全球贸易风险减弱。欧盟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联合声明显示,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欧盟则承诺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的关税,并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同时计划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另采购400亿美元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发表重磅讲话,称风险平衡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当前的形势意味着,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随着政策处于紧缩区域,这种风险平衡的转变可能意味着需要调整政策立场。鲍威尔讲话后,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完全消化年底前降息两次预期。

欧美经济数据转暖,市场情绪好转。PMI方面,美国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录得53.3,为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远超预期的49.5,虽然服务业PMI小幅回落至55.4,但制造业大幅回升推动综合PMI升至9个月新高的55.4。欧元区8月PMI初值从前值49.8回升至50.5,为2022年6月以来首次突破荣枯线上方,高于预期的49.5;德国制造业PMI从46.9大幅跃升至49.9,三年来首次逼近荣枯线;法国8月制造业PMI初值49.9,录得31个月以来新高。就业市场方面,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1万人至23.5万人,创6月以来新高,高于市场预期的22.5万人。前一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升至197万人,为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表示,7月份二手房销售折合年率上升2%至401万套,高于市场预期的392万套。

2、国内宏观

8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会议要求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会议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

(二)基本面数据图表

1、供应部分

2、需求部分

3、库存情况

4、期现数据

5、持仓信息

期权市场动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