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调全球增长预期 中国增长调幅居首
发布时间:2025-07-30 11:22:31      来源:上海金属网综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9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更新》,在全球贸易局势有所缓和、金融环境改善的背景下,上调了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将分别增长4.1%和4%,较今年4月预测值分别上调0.4和0.1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则小幅上调0.1个百分点,至1.5%和1.6%。

在各国当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调升幅度最大。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从4%上调至4.8%,提高0.8个百分点。2026年的增长率也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4.2% 。如此大幅度的上调,在IMF对各国经济预期调整的历史中都实属罕见。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过去表现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投票。IMF指出,调整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活动强劲,特别是对欧美和亚洲市场出口表现突出;此外,今年5月美中双方在贸易谈判上取得的进展,双方同意削减部分加征的关税,提振了市场信心。

报告强调,全球经济的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以下积极因素:一是企业因担忧未来关税上调而在年初集中向美国出口,形成“抢出口”现象,短期内支撑了欧洲和亚洲的经济活动;二是全球通胀持续回落,金融条件和货币政策同步宽松;三是美元自年初以来贬值约8%,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

在最新报告中,IMF对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展望为1.9%和2%。而欧元区近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也上调至1%和1.2%。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报告并未涉及欧美之间初步达成的贸易协议,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欧洲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势将对双边经济都造成拖累。报告同时指出,受到关税影响,预计美国通胀将在2026年仍高于2%的目标。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兰沙解读称:“尽管贸易冲击最终可能没有最初担心得那么严重,但其规模依然可观,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正在损害全球经济,当前的贸易环境仍然岌岌可危。”

IMF也指出,贸易环境仍然高度不确定。尽管美国平均有效关税已从4月的24%降至目前的17%,仍处于历史高位,且仅有少数国家签署了较为完整的贸易协议。如果当前暂停加征的关税在8月1日到期后恢复,或现有协议失效,全球产出在2026年可能被拉低0.3%。同时,企业面临的风险在于若囤积的商品无法及时售出,恐将带来库存压力。

尽管4月以来全球增长预期被上调至3%,但相较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仍显疲弱。IMF预计,全球贸易在GDP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57%下降至2030年的53%。报告同时警示,若贸易不确定性持续,投资和经济活动将进一步承压。

报告还指出,尽管全球通胀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美国近期数据显示价格压力有所回升。以美元计,美国进口价格今年以来未见下调,部分甚至上涨,显示出关税成本正在由本国零售商与消费者承担。

IMF呼吁各国稳定贸易政策、保障央行独立性、恢复财政空间并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增强全球经济韧性与长期增长潜力。

在本周即将举行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节骨眼上,IMF还特别强调,模糊且多变的环境需要央行发出明确且一致的信息,并保护央行独立性,这不仅体现在法律层面,更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近期屡屡遭到施压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而言,这一评论相当应景。

原文来自:财联社、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