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将14个个人主体和41个企业主体纳入资产冻结制裁范畴。在针对能源领域的制裁方面,除将105艘船只纳入制裁范围使被制裁的“影子船队”数量增加至444艘外,本轮制裁改变了俄罗斯原油限价规定、明确对第三方国家加工俄油所产成品油的进口禁令、明确北溪1号及2号管道交易禁令,并扩充银行制裁名单升级制裁手段。
1)建立浮动制俄油限价机制
本轮制裁将现有俄罗斯原油60美元/桶的限价要求自9月3日起下调为47.6美元/桶,并规定限价水平每6个月重新审核调整。与此前的固定价限价不同,后续欧盟将根据上一调价周期内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均价打折15%来设定本周期限价,若价格变化幅度小于5%则不做调整,且每个调价周期内的前90天为过渡期限价要求从前。6月乌拉尔原油在波罗的海及黑海港口的FOB均价分别为58.63美元/桶、58.9美元/桶,ESPO在远东港口的离岸均价为63.68美元/桶,均较47.6美元/桶的限价有较大差距,欧盟成员国运输俄油的限价条件进一步趋严,但最终对供应收缩的影响效果仍取决于影子船队能否继续规避制裁。
2)明确对第三方国家加工俄油所得成品油的采购禁令
本轮制裁的另一突破是明确禁止欧盟成员国采购、进口或转运至欧盟除加拿大、挪威、瑞士、英国和美国外的第三方国家加工俄罗斯原油所产生的成品油,或提供相关的技术、金融服务。考虑到市场对相关禁令有所预期,且第18轮制裁最终给予相关的成品油制裁6个月过渡期,与此相关的欧洲柴油市场供应担忧暂时得以弱化。
伊以冲突结束后,6月末以来海外柴油裂解在欧洲市场的引领下再次上行,截至上周五欧洲柴油裂解价差累计上涨4.8美元/桶至25.55美元/桶。一方面,制裁担忧驱动欧洲国家对中东及土耳其转运的俄罗斯柴油进口下降,二季度以来欧盟及英国柴油进口量持续走低,欧洲港口柴油库存下降至近5年来除2022年以外的同期最低水平;另一方面,5月起执行的地中海地区船舶硫排放新规促使船用燃料自低硫燃料油向船用柴油切换,且6月西北欧、地中海均出现极值高温天气,柴油需求相应受到拉动。
鉴于低硫柴油东西套利价差已自月初的21美元/吨恢复至36美元/吨左右的近3年来高位水平,最新欧盟及英国进口柴油的周度发货量自低位有所回升。俄乌战争以来,欧盟原本自俄罗斯进口的柴油被地中海&北非、北美及中东等地的增量供应所替代,本轮制裁所涉及的欧盟进口中国及印度成品油以柴油、航煤中质馏分产品为主,年初以来平均进口量分别为10.1万桶/天、6.9万桶/天,制裁方案的最终落地将进一步加重欧洲柴油市场紧缺。
3)北溪1号&2号禁令强化欧气供给约束
天然气方面,第18轮制裁中要求禁止欧盟运营商参与北溪1号和2号管道的任何交易,包括建设、运营、维护及天然气购买等。北溪1号管道在战前为俄罗斯主要出口管道之一,战争爆发后输送量大幅下降,并于22年7月由于爆炸而物理性损坏。北溪2号管道在21年年末完成工程建设,此后由于战争爆发,从未投入正式使用。因此北溪管道在当下实际已没有进行运作,该禁令不涉及目前正在运行的天然气相关业务。该禁令虽然对目前的天然气市场无实质性影响,但法律意义上限制了达成俄乌和解后进口俄气的渠道。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欧盟脱离俄气的决心,强化了27年全面禁止俄气议案通过的可能,使得欧盟长期天然气供给来源的紧张程度有所上升。
4)扩充银行系统制裁名单并升级制裁
本轮制裁进一步将22家俄罗斯银行纳入制裁范围,目前累计被制裁的银行数增加至45家,具体生效时间为8月5日。制裁的内容从此前的禁止提供交易信息升级为全面禁止交易。
除此之外,本轮制裁将两家中国银行---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及黑河市农村商业银行纳入制裁名单,欧盟方面表示将强化通过第三方国家金融机构规避制裁的行为。
总体来看,本轮制裁欧盟收紧对俄罗斯原油的限价制裁,同时通过强化“影子油轮”制裁及金融机构制裁的方式打击规避限价制裁的行为,但限价水平的进一步降低能否对俄罗斯原油供应产生压缩仍需观察规避制裁行为的持续性。7月14日特朗普曾表示若50天内(9月3日左右)俄乌协议无法达成,将对俄罗斯实施直接及二级制裁征收约100%关税,8月原油市场或再度面临地缘博弈的激化。
成品油方面,欧盟对第三方国家加工俄罗斯原油所产生成品油的禁令暂缓6个月,欧洲柴油市场的边际供给担忧弱化,关注东西套利价差打开后欧洲市场柴油到货量及裂解价差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