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全球流动性释放 期价谨慎看涨
发布时间:2019-09-12 10:03:08      来源:上海有色网
网讯:沪铜1911合约近期最高上探至47780元/吨,随后小幅回落。基本面上,全球宏观经济整体下滑,但短期宏观流动性释放利好,市场情绪有回升。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需求回暖,现货市场升水悄然抬高,且全球显性库存在近年同比较低水平,铜价反弹仍可期,操作上仍建议逢低多单。
1.全球经济宽松预期
9月2日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摩根大通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8月份继续位于荣枯分割线以下,为49.5,已连续四个月低于50。全球贸易量出现了自2012年末以来的最大降幅,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分项以近7年来的最快速度收缩。在接受调查的国家中,超过一半的国家PMI低于50。在最大的工业国家中,美国和中国出现了增长,而欧元区和日本出现了衰退。继前两个月连续收缩之后,8月份制造业生产略有上升。然而,新订单的趋势继续减弱,流入资金减少的速度是自2012年9月以来最快的。从以上数据看,全球经济依然疲弱。
经济的疲弱带来货币预期的宽松。5月8日,新西兰率先降息;6月4日,澳大利亚降息。7月18日,韩国、印尼、南非、乌克兰四家央行一日之间接连降息,全球央行宽松潮再起。7月3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除宣布降息外,决定提前两个月结束缩表。9月6日,俄罗斯央行再度降息25bps,继6月和7月降息后年内第三次降息,并表示未来会议上将继续降息。加拿大央行强调下行风险,向宽松立场转变。欧央行9月会议有望降息。
2.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下行
铜矿新增供应量峰值是出现在2018年,然而未来预估的新增供应量还包含一定程度的弹性供应量,即矿企在铜价相对高位的情况下,才会刺激项目的投资,产生新增供应量。在??2019??年至少上半年来看,随着铜价下行,矿企投资动力不足,铜矿新增供应量可能难以达到预估增量。经过??2016-2017??年铜价的上涨,目前矿山成本压力并不是现阶段主要矛盾。目前铜矿供应问题主要集中在从品位下降,环保强化,劳动力成本的刚性增长,能源与水的短缺,以及随着非洲铜供应量的提升这些国家政治风险以及税收问题等等因素,将会继续推高未来铜矿成本。
中国精炼产能的增加是导致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下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去年底时国内几大冶炼厂还谈了不错的粗精炼加工费长单,如果按照年初80.80美元吨和??8.08??美分/磅的粗炼精炼费,算上副产品冶炼厂还有上千元的加工利润。但铜精矿现货TC却在快速走低,截止到9月初已跌破??60美元/吨达到54.5的五年来最低,另外副产品硫酸价格今年也一直回落。国内铜冶炼企业利润被动收缩,只是大中型冶炼厂有年初的长单保护,压力暂时不大。而中小冶炼厂长单签订量小,加工费已达到了盈亏平衡点。由于铜精矿供需缺口是周期性的,??TC??预计延续走低,过低的TC或将最终传导至冶炼端,对价格支撑。
3.库存仍会进一步下降
短期看,全球库存有下降的可能,截至到上周五,上期所库存上升18183吨至16.21万吨,伦铜库存减少24400吨至??31.33万吨,COMEX铜库存上升425吨至4.43万吨。由于进口窗口继续打开,保税区库存持续流入关内,上周保税区库存较前一周下降2.2万吨至33.7万吨。精废价差依然不高,预计上期所库存将在消费旺季的支撑下继续下降。
季节性看,今年库存水平处于低位。库存是最能体现供需结构的指标,上半年全球显性库存变化也符合以往季节性走势。由于中国的春节效应,每年1-3月份都是库存累积的阶段,随着春节后开工率上升,消费量回归库存一路下滑。今年也大体如此,上半年库存高点在3月份达到??109万吨,二季度开始去库存化。今年库存水平一直低于过去几年,这其实反应的是铜资源周期性短缺。实际上上半年的检修减产支撑了去库存,如果精铜消费表现能够保持平稳的话,去库存速度应该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