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发布时间:2020-09-15 13:01:06      来源:上海有色网
8月份,面对疫情和汛情的双重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一、工业生产加快恢复,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2%。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增速实现由负转正。8月份,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股份制企业增长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3%;私营企业增长5.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8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7.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2、2.0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34.1%、32.5%、12.1%、12.1%、12.0%。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023亿元,同比下降8.1%,降幅比1-6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生产稳定增长,生活性服务业持续回暖
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0%,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1-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6%,降幅比1-7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3.8%、9.4%、3.3%,比7月份分别加快0.1、1.6、1.2个百分点。8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7月份上升1.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60.0%以上;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呈现回暖迹象,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7.0%;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0%以上。
1-7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降幅比1-6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3%。
三、市场销售由降转升,网上销售持续增加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环比增长1.25%。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29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8月份,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273亿元,同比增长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98亿元,增长0.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619亿元,同比下降7.0%;商品零售29951亿元,增长1.5%。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8月份,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商品分别增长25.1%、19.0%、15.3%、11.8%。网上零售持续增加。1-8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70326亿元,同比增长9.5%,比1-7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5.8%,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6%。
四、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3%,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8月份环比增长4.1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3%,制造业投资下降8.1%,降幅分别比1-7月份收窄0.7、2.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6%,比1-7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84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1-7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96943亿元,增长1.6%,1-7月份为下降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比1-7月份加快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8%,降幅比1-7月份收窄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比1-7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2%,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7.2%。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3%、7.8%;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9.7%、18.2%。社会领域投资增长8.1%,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7.7%、11.8%。1-8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2.1%,投资到位资金增长3.7%。
五、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调整优化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8839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出口16502亿元,增长11.6%;进口12336亿元,下降0.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166亿元。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00488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出口110483亿元,增长0.8%,年内累计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进口90005亿元,下降2.3%。贸易方式继续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5%、2.1%。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3%,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5.9%,比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六、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203万人。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比7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7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与7月份持平。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继续收窄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8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8.8%,衣着下降0.5%,居住下降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3.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持平,医疗保健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6.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上涨52.6%,鲜菜上涨11.7%,粮食上涨1.5%,鲜果下降19.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7月份持平。
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降幅比7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7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1-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2.7%。
八、金融运行稳定,市场信心增强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6万亿元,增长13.3%。广义货币(M2)余额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狭义货币(M1)余额60万亿元,增长8.0%,增速比7月末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万亿元,增长9.4%。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与7月末持平。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5%,比7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均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总的来看,8月份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但国际环境变数较多,国内结构性矛盾凸显,稳就业稳企业保民生压力仍较大,经济稳定回升基础需加力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要求,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扩大开放打造新优势,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修订,2020年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5)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6)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货币信贷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7)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0年1-8月份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8月


1-8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6





0.4




(一)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5.2





0.1




其中:股份制企业





5.8





0.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3





-0.7




其中:私营企业





5.7





1.3




(二)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1.6





-1.0




制造业





6.0





0.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8





0.3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3.3





-2.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9





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0





-0.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2





4.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9





1.2




汽车制造业





14.8





2.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3





-2.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5.1





4.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7





7.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9





0.5




(四)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亿千瓦时)


7238


6.8


47728


0.3




生铁 (万吨)


7855


5.0


58940


3.4




原煤(万吨)


32581


-0.1


245042


-0.1




粗钢 (万吨)


9485


8.4


68889


3.7




钢材 (万吨)


11913


11.3


84469


4.8




水泥 (万吨)


22489


6.6


144229


-2.1




原油加工量(万吨)


5947


9.2


43803


3.2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529


6.9


3989


3.3




焦炭(万吨)


4128


2.9


31030


-1.4




硫酸(折100%) (万吨)


722


2.4


5385


-3.1




烧碱(折100%) (万吨)


319


15.8


2321


1.3




乙烯 (万吨)


179


8.6


1359


0.1




化学纤维 (万吨)


525


2.4


3827


-2.4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8138


3.1


62309


1.0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3426


12.0


22081


5.1




集成电路 (亿块)


222


12.1


1588


14.6




汽车 (万辆)


208.8


7.6


1403.6


-9.0




其中:轿车 (万辆)


79.3


-2.6


528.7


-17.0




(五)产品销售率(%)


98.2


-0.4
(百分点)


97.5


-0.5
(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10452


1.2


75211


-3.2




二、服务业生产指数





4.0





-3.6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378834


-0.3




其中:民间投资








214506


-2.8




分产业


 


 


 


 




第一产业








11063


11.5




第二产业








112122


-4.8




第三产业








255649


1.4




四、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88454


4.6




其中:住宅








65454


5.3




办公楼








3821


-1.0




商业营业用房








8209


-2.9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839734


3.3




其中:住宅








592216


4.3




办公楼








34499


-1.1




商业营业用房








86534


-8.4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139917


-3.6




其中:住宅








102486


-4.3




办公楼








4220


-5.8




商业营业用房








11392


-6.4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37107


-10.8




其中:住宅








26498


-9.7




办公楼








1282


-16.9




商业营业用房








3847


-22.9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98486


-3.3




其中:住宅








87200


-2.5




办公楼








1832


-19.5




商业营业用房








4956


-17.0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96943


1.6




其中:住宅








86769


4.1




办公楼








2646


-18.0




商业营业用房








5333


-19.9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117092


3.0




其中:国内贷款








18016


4.0




利用外资








101


24.5




自筹资金








37320


3.6




 定金及预收款








38837


1.2




 个人按揭贷款








18957


8.6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11947


-2.4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50052


0.5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3571


0.5


238029


-8.6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2136


4.4


85317


-7.0




(一)按经营地分


 


 


 


 




城镇


29273


0.5


206643


-8.7




乡村


4298


0.7


31386


-8.3




(二)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3619


-7.0


21510


-26.6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796


-3.5


4628


-23.8




商品零售


29951


1.5


216519


-6.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1340


5.1


80689


-5.8




   粮油、食品类


1181


4.2


9734


11.0




饮料类


199


12.9


1410


10.9




   烟酒类


306


3.1


2304


-1.3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967


4.2


6936


-15.0




化妆品类


284


19.0


1996


3.2




金银珠宝类


235


15.3


1389


-15.6




日用品类


574


11.4


3982


6.3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716


4.3


5131


-9.0




中西药品类


428


6.2


3359


5.8




文化办公用品类


291


9.4


2062


2.5




家具类


139


-4.2


929


-11.4




通讯器材类


482


25.1


3296


8.9




石油及制品类


1481


-14.5


10702


-17.3




汽车类


3413


11.8


22890


-8.8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52


-2.9


1005


-8.7




六、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28839


6.0


200488


-0.6




出口额


16502


11.6


110483


0.8




进口额


12336


-0.5


90005


-2.3




七、居民消费价格





2.4





3.5




食品烟酒





8.8





11.5




衣着





-0.5





-0.2




居住





-0.7





-0.3




生活用品及服务





-0.1





0.1




交通和通信





-3.9





-3.4




教育文化和娱乐





0.0





1.5




医疗保健





1.5





2.0




其他用品和服务





6.1





5.1




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2.0





-2.0




生产资料





-3.0





-3.0




 采掘





-5.8





-6.1




 原材料





-6.4





-6.1




 加工





-1.4





-1.6




生活资料





0.6





0.9




 食品





3.1





3.9




 衣着





-1.3





-0.7




 一般日用品





-0.4





-0.2




 耐用消费品





-1.5





-1.8




九、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2.5





-2.7




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3.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