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封路、推迟复工,对运输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不但导致钢厂资源发运受限,厂内库存压力逐渐增加,也使得生产原料补充受到较大影响。如若运输一时半会难以恢复,将导致厂内库存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加之原料端补给不到位,或将迫使钢厂主动减产。对此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详情如下,
总体而言,目前钢厂反馈,厂内库存远超预期,部分钢厂甚至开始向当地场外库存转移,但并非长久之计,如若运输持续不缓解,一星期后将陆续陆续暴库现象。同时,原料端存在限制之余,现货价格也在大幅下跌,钢厂近期资源销售利润显著下滑,加之现终端需求何时恢复仍无定数,故已有部分钢厂率先停减产,部分钢厂也表示虽当前生产正常,但在高库存低需求的压制下,后续或有减产打算。调研反馈如下:
AG(东北):现东北地区运输相对限制松一些,资源运输尚能克服。且由于钢厂有高炉及扎线检修,故整体厂库压力尚可承受。
JL(东北):现钢厂滞留在码头的货物较多,海运不是很顺畅,钢厂库存还在累积,短期压力尚可承受。如若运输及终端需求持续不恢复,厂库难以承受则或将存在选择性减产的可能。
ZH(华北):现钢厂生产正常,暂时厂库压力不大,8万吨左右。但现在资源运输存在较大问题,后续厂库压力逐渐增加。
DH(华北):受运输及利润压制,现钢厂ESP热扎线已停产,后续将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决定何时复产,其余资源现生产正常。
BG(华中):现钢厂生产正常,但厂库压力较大,运输及终端限制较为明显,后续运输及终端需求不恢复,则不排除有减产的可能。
RG(华东):现厂库压力较大,钢厂资源发运受限,现已减产螺纹等利润相对偏低的品种,后续如若运输及终端需求短期内不恢复,将仍采取减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