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讯,菲律宾政府计划自2025年6月起实施镍矿出口禁令,预计将重创印尼镍冶炼产业。
印尼镍矿协会(APNI)矿业顾问委员会成员Djoko Widajatno表示,尽管印尼是全球最大镍生产国,但国内多家冶炼厂仍依赖菲律宾镍矿供应,尤其是对本土日渐稀缺的高品位镍矿。
这种依赖性使莫罗瓦利、韦达湾等工业园区的冶炼厂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2024年印尼从菲律宾进口约1000万吨镍矿,主要供应上述工业园区的冶炼厂。
"出口禁令可能导致依赖进口原料的冶炼厂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Djoko于5月7日(周三)向KONTAN表示。
Djoko指出,菲律宾禁令或将引发全球镍矿供应紧缩和价格上涨。短期虽有利于本土镍矿商获利,但将推高依赖进口原料的冶炼厂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该局势为印尼镍下游产业吸引新投资创造机遇。但Djoko强调政府需提供政策支持才能最大化潜力:"若想把握全球镍供应缩减的机遇,必须确保法律确定性、简化许可程序并提供投资激励。"
为应对菲律宾政策冲击,Djoko建议采取三大战略措施:加速矿业公司工作计划与预算方案(RKAB)审批以提升本土产量、开拓其他国家进口渠道、提升低品位镍矿加工技术以减少对进口高品位矿的依赖。"若措施得当,印尼不仅能渡过危机,更能强化全球镍供应链地位。"
印尼镍产业论坛(FINI)总主席Arif Perdana Kusumah透露,FINI通过舆情监测获悉菲律宾政府正酝酿禁止原矿出口的立法草案,拟于2025年6月生效。该政策旨在推动菲国内下游矿业发展,包括激励矿商建设冶炼设施。
"FINI正持续监测事态发展,深入研究菲政府政策的具体影响。"Arif于5月7日表示。他认为印尼政府和镍企需共同应对该政策对全球镍库存、价格波动及印尼镍价的潜在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