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讯:
2020年的春天显得格外寒冷,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引发了全社会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突发事件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将此次疫情列为PHEIC,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受此影响,市场对于年后开门红行情的良好预期有所转变,那么节后钢材市场将如何演绎?笔者认为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盘暴跌引发悲观情绪蔓延
截至2月1日外盘收市,道指跌3.19%,美原油跌6.26%,SGX矿石主力跌幅甚至达10.88%,其他基本金属也都有4%-9%不等的跌幅,可以看出新型的出现以及为抑制疫情所采取的措施带来的经济冲击对于风险类资产的信心打击较大。外盘的疲弱表现势必对节后开市的中国商品市场带来冲击,春节长假各利空因素的发酵,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做空力量,这股力量将集中作用于节后首日,黑色期货商品开盘跳空低开恐不可避免。
2.节后需求延迟已成定局
为了控制疫情, 国务院办公厅于1月27日发布了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将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2月3日(星期一)起开始正常上班。同时,也有一些省份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推迟了开工时间,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广东、湖北、安徽、福建、重庆、内蒙古、河南、河北、贵州要求省内企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此外,长沙市各类房地产企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8日24时。太原则将新建于节前停工项目开工直接推迟到3月1日之后,很多楼盘销售也在停滞状态。由此来看,基本上多数地区较原计划正常开工时间推迟了10天左右,部分疫情严重的地区开工时间还会进一步延迟,2月份用钢需求将出现明显下滑,需求的恢复可能要延后至2月底或3月中上旬。
图表2 国内各省延迟复工情况统计
3.供给端亦有抑制
就调研情况来看,除极少数高炉厂依旧于1月31日复工外,绝大多数高炉厂将正式复工时间延迟至2月3日,不过,对于短流程钢厂而言,受制于低利润,钢厂开工积极性节前已大幅下降,同时,这类钢厂多集中于华东、华中以及华南等目前疫情相对严重的区域,管控也更为严格,开工时间可能进一步延后。就品种而言,建筑钢材受到电炉钢开工率较低影响,供给端受到的抑制或更大。
4.累库幅度或超预期
受到延迟开工的影响,钢材累库周期较往年延长1-2周,根据测算,预计螺纹总库存在3月上中旬前后达到峰值,并将超越2019年农历同期水平。峰值出现时间较去年推后1-2周左右。
5.疫情控制进度或成为情绪修复拐点
由于各级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因此,新型并未出现指数级的爆发,一般而言,疑似病人人数可作为确诊人数的先行指标,若疑似病例出现拐点,则市场看空情绪将明显下降,仍需密切关注疫情的进展情况。
图表3 新型确诊及疑似病例趋势图
综合而言,疫情仍处于增长期,暂未出现情绪拐点,春节假期多重利空的累积或在节后首日开盘集中爆发,对盘面产生较大冲击。从基本面而言,尽管疫情对供需两端均有影响,但春节假期的延长对于需求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供给端,2月份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较为突出,库存累积将超过往年,期现货市场或加速寻底。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假期利空得到释放,价格有望逐步企稳。需求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一旦后期需求逐步恢复,疫情之后,若国家出台强力刺激政策,不排除钢价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