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期货:黑色系全品种大型联合电话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9-09-10 11:02:18      来源:上海有色网
网讯:近日,国泰君安期货黑色金属团队召开黑色系全品种大型联合电话会议,主要观点见下文,仅供参考。
1.螺纹钢
螺纹钢今年振幅较2016-2018年有明显收窄,实际上意味着螺纹钢的供需矛盾是在逐渐缓和的,螺纹钢已经从2016-2018年一个有缺口的市场转变为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场,平衡的市场并无特别突出的矛盾,所以导致了螺纹钢价格的振幅出现了如此大幅度的收窄。
2019年1-7月粗钢产量增速超过9%,年化产量已经接近10亿,而2016年和2017年粗钢产量只有8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16年至今3年的时间里粗钢产量增长接近2亿吨,其中2017年以来补充的电弧炉产能已经达到了1.65亿吨,粗钢产量连年大幅增长,从供应的角度大概率是不存在缺口了。今年螺纹钢需求表现较为稳定,全品种表观消费至今增长5%,螺纹钢表观消费增长超过10%。
今年体现为供需双增的格局,但由于供应增长速度更快,钢材的库存端已经体现出压力,8月初库存同比高420万吨,虽然近期库存开始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高297万吨。库存表现的恶化代表了供需已经开始转向过剩,造成了螺纹钢价格重心和利润重心的下移,2017-2019年螺纹钢现货价格高点分别为4990元/吨、4770元/吨和4210元/吨,利润高点分别为2000元/吨、1400元/吨和980元/吨。
造成库存表现持续恶化,价格和利润重心持续下移的关键原因在于供应端的高速扩张,所以解决目前钢材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产,7月5日五大品种合计产量最高为1082万吨,9月5日最新产量为1035万吨,2个月时间全品种减产4.3%,其中螺纹钢减产力度最大,周产量从382万吨下降到338万吨,减产幅度达到12%,减产主要来源于电炉钢,电炉钢产量调节速度较快,一旦电炉钢出现亏损减产,能够在1-2个月的时间里较为快速的解决矛盾,随着减产的增多,库存的降速开始加空,本周钢厂+社会库存合计下降超过62万吨,超过了有统计以来历年同期的降库速度。
螺纹钢前期价格的下跌引发供应的退出,库存表现上看短期供需已经实现了均衡,价格下方的支撑位实际已经确认,所以近期的反弹主要是由于供应的退出,但本轮反弹的基础是亏损减产,这也就意味着这种驱动是很难长时间持续的,一旦价格反弹超过电炉成本,引发电炉复产,又会重新引发矛盾。
所以目前的情况可以总结为,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所有的平衡主要通过不断试探成本来调节供应,所以螺纹钢大概率还是会延续一个区间震荡的格局。
2.铁矿石
我们认为铁矿石本轮阶段性反弹已经接近尾声,后期铁矿石不再有明显的单边机会,交易机会更多的会体现在阶段性的节奏上和结构上。
铁矿石本轮为阶段性反弹,主要有两方面的驱动:
第一,超跌修复。前期铁矿石下跌极为流畅,1个多月跌幅达到30%,之所以定义为超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绝对价格过低,前期2005合约最低526元/吨,折合美金约62美金/干吨,2017和2018年铁矿石严重过剩,价格表现低迷,现货年均价分别为71.32美金/干吨和69.46美金/干吨,而2019年因为矿山的事故已经使得铁矿石大的供需格局走向紧平衡,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到2017和2018年大幅过剩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前期暴跌导致远月的定价过低;另一方面,前期铁矿石大跌过程中,尤其是后半段,市场恐慌情绪加剧,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出现大量止损盘,非理性的抛售也是导致超跌的原因之一。
第二,钢厂补库。铁矿石上半年大幅上涨,整个产业链库存都在持续下降,无论是钢厂还是贸易商,都在压缩自身的库存,所以我们看到钢厂和港口库存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港口库存从1.48亿吨最低下降到1.15亿吨,钢厂烧结矿库存也从2000万吨下降到1500万吨,并且都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钢厂的库存已经压缩到非常低的水平,钢厂上半年一直在去库存,一方面是现货确实偏紧,采购困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钢厂对于库存的态度极其谨慎,不愿在高位建库存,按需采购的同时在压缩自身库存。而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后,钢厂对于库存的态度会有转变,补库的意愿有所上升,尤其是临近中秋和国庆长假,很多库存极低的钢厂必须要进行补库。
超跌+钢厂补库实际上是阶段性的逻辑,体现为短期驱动,结合近期走势来看,这一轮反弹逻辑已经接近尾声,5月合约反弹最高到70美金/干吨,估值上的超跌修复已经完成,钢厂补库实际上从上周已经开始,近期钢厂的产量持续下降,螺纹产量已经较高点下降了超过10%,但同时港口铁矿石的疏港量却在不断上升,上周疏港量310万吨,本周疏港量创新高317万吨,结合我们了解到的现货的情况,钢厂的补库已经在进行中。所以从盘面的角度上来讲,这一轮反弹的驱动已经陆续兑现,接近尾声。
后期铁矿石的交易逻辑较今年前8个月将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铁矿石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后,随着下半年外矿发运的恢复,总量缺口的问题已经不是交易的核心逻辑,这也就意味着2019年剩下的时间里铁矿石不会出现非常好的单边机会,随着供需边际上逐渐达到均衡,后期博弈的焦点更多的会体现在节奏和结构上,与2017-2018年的交易逻辑类似。节奏主要表现为钢厂的采购意愿变化,尤其是阶段性的补库,比如近期因为十一长假的补库,包括年末可能针对春节的补库等;结构主要表现为品种间的问题,过去几年经常提到的结构性矛盾,由于钢厂选择性偏好的改变,导致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品种出现的这种阶段性的紧张,尤其是与盘面相关的中品粉矿金布巴、PB等。虽然后期不具有好的单边机会,但由于铁矿石还是在一个总量偏紧的大背景下,产业链的库存仍处在低位,会导致阶段性的博弈性 交易机会带来的幅度也是很可观的,比如本轮铁矿石的反弹幅度就接近15%,所以未来铁矿石会呈现出阶段性高弹性的特点。
3.焦炭
焦炭区间震荡,突破不易。
焦化作为钢铁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是炼焦煤、下游是钢厂。
从向上的驱动看,原煤产量逐步增加,我们很难寄希望于焦煤紧缺推动焦炭价格成本推升。从钢厂的利润来看,2019年以来,钢厂产量不断增加持续挤压钢厂利润,从而也压制了钢厂对于焦炭利润的容忍度。
焦化产业虽然多次提及限产,减产,但实际执行力度有待商榷,从观察的结果看,依靠政策带来的产量下滑非常有限。从库存来看,由于焦炭产量的增加较为稳定,当前钢厂和港口贸易环节的库存依然维持高位,上周华北钢厂焦炭库存可用天数为10.22天,2018年同期7.49天。上周华东钢厂焦炭库存可用天数20.22天,2018年同期18.19天。今天出来的青岛港焦炭库存还有255万吨,这会导致焦炭的上涨很难有高度,每次反弹的高度都会下降。
但是往下,我们看不到类似2011-2015年的趋势下跌的条件。2011-2015年能趋势下跌,一个重要条件是高炉厂的亏损减产,带动焦炭需求实质下滑。但2017年钢铁供给侧改革之后,钢铁的成本构成发生了变化,电弧炉、转炉废钢等环节产生的粗钢成为了成本高端,而且这部分的量已经超过1亿吨的粗钢产量。因此,在钢材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会先造成高成本区域的减产,而作为低成本区域原料的焦炭,影响有限。以最近这轮下跌为例,我们也没有看到钢材库存的下降,以高炉厂出现经济性停炉减产为代价,焦炭的实际需求保持稳定。因此,这也使得焦炭在其成本线附近受到了较强支撑。在高炉出现经济性减产之前,焦炭要打穿其成本线难度很大。因此,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认为,焦炭仍然会维持区间震荡格局,突破区间出现趋势的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