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两个事实。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的措施,世卫组织不推荐限制旅行的措施。虽然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榜样。对此对各金属行业影响做出解读如下:
铜
WHO宣布冠状病毒为PHEIC,此虽不会带来直接的强制性政策,但会影响世界各国对中国疫情严重性的评估,可能会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因此对中国执行旅行和贸易限令,出现限制人员流动、加强货物检疫甚至暂停部分商品进出口的情况,首先对铜相关的外贸市场业务必然带来巨大损伤,包括铜矿、粗铜、电解铜、铜材以及铜相关终端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影响包括三个方面:
1.原料端,至今我国仍有70%左右的原料供给依靠进口,海外原料运输出现阻碍可能会导致部分冶炼厂因原料供给不足出现减产现象。
2.电解铜端,2019年我国共进口电解铜约345万吨,占国内电解铜总供给26%左右,出口约30万吨,体量较小。近几年外贸市场本就因金融监管趋严以及国内电解铜自给率提升出现萎缩现象,PHEIC事件的冲击更会直接影响外贸市场的活跃度,但另一方面,电解铜进口业务的萎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现货供给压力。
3.需求端,PHEIC对铜材以及相关终端产品如空调、电子产品的出口业务造成损伤,影响海外需求,而国内需求因疫情导致工厂开工延后、市场消费受抑,铜内外需均受到重大影响。
综合来看,铜消费端受疫情影响是最为可见且必然的,而供给端的影响则跟随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待评估,节后国内呈现供大于求现象是大概率事件。
铜价方面,疫情对需求端的直接干扰可能会导致市场对铜基本面出现暂时性失衡的判断,利空铜价,更为重要的是会带来资本市场的谨慎甚至悲观情绪,从外盘近两周的表现即可看出,WHO宣布冠状病毒为PHEIC更会加重以上两方面的利空影响。疫情仍在上升发展期,假期过后内盘开市仍难有乐观预期,但排除疫情影响,铜依然属于多配品种,需关注疫情影响的拐点和铜价的反弹时机。
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