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电动汽车(EV)、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和全球电网升级 的加速推进,铜正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关键金属”。然而,铜矿开发周期长、长期投资不足、地缘政治风险和矿石品位下降,使得全球铜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场全球铜荒,未来谁能解决供应瓶颈,谁就将掌握新能源时代的主动权!
铜的未来看起来越来越昂贵。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估计,到2050年,行业需要投入高达 2.1万亿美元 以满足全球需求,而必和必拓(BHP)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每年的铜需求将 增长70%,达到 5000万吨。这一趋势的推动力来自铜在新兴技术、电动汽车以及脱碳计划中的关键作用。然而,自1991年以来,矿石品位已下降 40%,而能源转型等行业的需求预计将从目前铜总需求的 7% 增长到 2050年的23%,使这一挑战变得更加严峻。
这场投资浪潮不仅仅关乎更深入地开采,更涉及更智能的供应链和精炼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近期推出了 超过3250亿美元 的货币刺激措施,以推动经济发展,并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尽管近期中国的铜消费有所放缓,但其对全球需求的重大影响仍不容忽视。同时,美国及其他主要市场必须应对产量下降的问题,以及智利、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等关键铜产区面临的挑战。例如,智利今年预计将出现11.8万吨的供应缺口,而刚果(金)的电力不稳定正在拖慢产量增长。
未来的需求增长不仅关乎发现更多铜资源,更在于如何重塑勘探、精炼和供应体系。从对新矿的大规模投资,到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未来二十年将成为铜行业的关键时代。风险巨大,但谁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谁就将主导未来的能源与科技格局。
“展望 2050年,我们预计全球铜需求将 增长70%,达到 每年5000万吨。这将受到铜在当前及新兴技术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全球脱碳目标的推动。”——必和必拓(BHP)首席商务官 Rag Udd 表示。
“As we look towards 2050, we foresee global copper demand increasing by 70% to reach 50 million tonnes annually. This will be driven by copper’s role in both current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world’s decarbonization goals,” says BHP’s chief commercial officer Rag Udd.
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预计,到 2050年,能源转型领域的铜需求占比将从当前的 7% 提升至 23%。数字化领域(包括数据中心、5G和人工智能)预计将从目前的 1% 增长至 6%。
交通运输行业的铜需求占比预计将从 2021年的约11% 增长至2040年的20%,主要受电动汽车(EV)推广的推动。
在供应方面,必和必拓(BHP)指出,自1991年以来,全球铜矿的平均品位已下降约40%。未来十年,全球 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的铜供应将面临品位下降和矿山老化的挑战。
该公司估计,需要 2500亿美元 的投资来弥合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
全球铜行业面临投资缺口,能源转型加剧供需失衡
全球多家权威机构证实,铜行业需要大规模投资 以满足未来需求。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年度《转型金属展望》(Transition Metals Outlook),到2050年,铜行业需投入2.1万亿美元 以满足全球“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世界的原材料需求。
矿业杂志指出,尽管过去十年金属供应有所增长,BNEF 仍警告当前原材料供应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
报告还强调,关键能源转型金属(包括 铝、铜和锂)可能在本十年内出现供应短缺,其中部分金属的短缺可能最早在今年就会显现。
中国市场对铜价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中国的经济政策 备受市场关注,影响铜价的走势。
-
2024年9月,中国政府推出自YQ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推动中美股市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
目标:实现5%的年度经济增长率。
-
Yahoo Finance报道,该计划总规模超过3250亿美元,旨在帮助经济摆脱房地产危机和通缩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1420亿美元 短期流动性。
-
降低短期和中长期利率,并优先推动房贷减免,预计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每年节省213亿美元的利息支出。
-
推出710亿美元的股市稳定计划,允许证券公司、基金和保险公司通过互换工具获得资金进行股票购买。
如果中国政府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基础设施投资),大宗商品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涨势,影响从美国制造业到能源行业的多个领域。
全球铜需求依然强劲,供应增长放缓
华尔街大宗商品投资公司 Goehring & Rozencwajg 援引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 数据,确认全球铜需求依然旺盛,供应增长滞后。
-
2024年前8个月,全球铜需求增长 近4%。
-
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需求增长尤为显著,如 马来西亚、台湾、越南和巴西,铜消费增长达 8.3%。
然而,供应增长明显放缓:
-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曾是全球铜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由于 艾芬豪矿业(Ivanhoe Mines) 的 Kamoa-Kakula 铜矿已进入稳定生产阶段,其年产量增长率已从6-7% 降至3%。
全球铜市场的供需失衡正在加剧,未来铜价走势将受到能源转型、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政策 的多重影响。
中国:铜市场的最大变数
尽管2023年中国铜消费量比2022年增长13%,但2024年消费增长大幅放缓,前8个月仅增长3%。然而,中国已进入“超消费”时代,部分原因是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巨额投资。
中国的铜消费是否已超出需求?
据 Goehring & Rozencwajg(G&R) 数据:
-
2023年,中国的人均铜投资已达 280磅,比支撑 人均GDP 12,100美元所需的 240磅高出40磅。
-
预计到2024年底,这一数字将上升至306磅,比所需水平高 45磅。
中国的超消费可能对铜价构成压力:
-
当中国消耗的铜远超实际需求,市场可能形成大量库存,释放供应过剩信号。
-
这可能压低铜价,并导致全球其他买家推迟采购,影响整体需求。
-
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中国的市场动态对全球铜市的影响极为关键。
铜价预测:长期趋势向上
尽管存在中国超消费带来的价格压力,但铜市场的整体前景仍然强劲。
-
美银(Bank of America)预测,2025年铜价将达10,750美元/吨(4.87美元/磅)。
-
2024年5月,因供应紧张,铜价一度创下 5.20美元/磅的历史新高。
-
铜需求增长主要由新能源和AI驱动:
-
电动汽车、电网升级、人工智能(AI) 加速铜需求上升。
智利铜价与产量预测
-
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预计,2025-2026年铜价将维持在4.25美元/磅,并将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在4美元以上。
-
2024年全球铜需求预计增长3.2%,达到 2,740万吨,超出 2,730万吨的供应量,形成 11.8万吨供应缺口(Stockhead)。
-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为2,300万吨,其中智利贡献5.3百万吨(Mt)。
-
智利矿山表现低迷,Cochilco 下调了2034年铜供应预测,从 6.43Mt降至 5.4Mt,减少 90万吨(接近全球最大铜矿 Escondida 的年产量 100万吨)。
Cochilco 执行副总裁 Claudia Rodriguez 表示,能源转型、电网建设及供应受限,将进一步推高铜需求。
能源转型加速铜需求增长,电网和电池储能成关键领域
据 国际能源署(IEA) 预测,电网基础设施 对铜的需求将从 2023年的410万吨 增长至 2035年的620万吨,增幅 49%。
-
太阳能光伏对铜的需求预计增长43%。
-
风能需求增长 38%。
-
电网储能(Grid Battery Storage)将成为铜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到 2035年增长557%,主要受能源储存需求增加的推动。(Sprott)
-
电动汽车(EV)铜需求紧随其后,预计增长555%,从 2023年的39.6万吨增至 2035年的260万吨,届时EV行业将占全球铜需求 8%。
美国电网面临“完美风暴”
Sprott 指出,未来十年,电力需求激增,正在给美国电网 形成一场“完美风暴”:
-
高耗能产业投资激增,特别是支持人工智能(AI)的数据中心,以及制造业回流(reshoring) 和交通行业电气化。
-
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在未来的能源供给中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
天然气仍是关键能源:虽然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短期内,天然气仍是美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网基础设施落后,供电能力面临挑战
美国公用事业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建设新的电网基础设施,以满足AI产业带来的爆炸性电力需求。
-
数据中心可在两年内建成,但新输电线路的审批过程可能长达10年,远远滞后于需求增长。
-
公用事业公司正在通过部署更多太阳能和风能,同时依赖天然气作为备用能源来缓解压力。
-
电网增强技术可提高30% 的能源效率,但其成本高昂,且需要大量关键材料,包括用于导体、变压器和电缆的铜。(Sprott)
未来电力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Sprott 指出,未来电力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包括:
-
高耗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特别是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制造业和工业设施。
-
能源转型,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的快速发展。
-
输电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必须加快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据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 预测,在未来十年,全球电力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1.3%,是过去十年的两倍。
AI数据中心进入第三波增长,推动铜需求激增
Sprott 指出,数据中心产业——AI 运营的核心——正在进入第三波增长浪潮,主要由 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驱动。
-
第一波:互联网与电子商务。
-
第二波:云计算与大数据。
-
第三波:AI 计算、机器学习及边缘计算带来的新一轮增长。
AI 计算的能耗远超传统计算任务,例如AI 查询的能耗是 Google 搜索的 10 倍。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飙升,或占美国17%电力消耗
Sprott 引用了 彭博智能(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最新预测:
-
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预计增长 4-10 倍。
-
在高端预测下,数据中心可能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 17%。
Morningstar 援引 Man Group 投资组合经理 Albert Chu 的观点:
“仅在美国,数据中心当前消耗 17GW 电力;到 2030 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倍至 35GW。”
Morningstar 还引用 Ofi Invest Asset Management 商品基金管理主管 Benjamin Louvet 的分析:
“假设美国(AI 市场约一半集中于此)每年新增 5GW 的 AI 发展需求,这将额外增加全球 50 万吨铜的需求,相当于全球铜需求增长 2%。”
铜矿开采速度赶不上能源转型需求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发现,铜的开采速度远远赶不上美国能源转型的需求。
国际能源论坛(IEF) 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合著者 Adam Simon 表示:
“我们的研究表明,要满足能源转型所需的铜量,矿业公司几乎不可能提供足够的供应。”
Visual Capitalist 援引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数据指出,要满足2030年全球电池需求,全球需要新增 293 座矿山或工厂。
其中,铜的额外需求量最大,预计需要增加 3,664,000 吨(366.4 万吨),相当于61 座新铜矿。
铜矿开发周期漫长,供应瓶颈难解
Visual Capitalist 进一步强调,建设新铜矿极为困难:
-
从发现矿床到投产,矿业公司必须经历勘探、研究、审批和融资 过程。
-
在美国和加拿大,从发现到投产,一个铜矿可能需要 30 年 或更长时间,严重限制了全球铜供应增长。
全球能源转型、AI 产业发展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使铜成为未来十年最关键的金属之一。然而,长期投资不足、铜矿开发周期过长、地缘政治不稳定,都将使铜供应短缺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长期挑战。
全球铜矿供应短缺,主要产铜国面临挑战
尽管 加纳(Ghana)、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和老挝(Laos) 等国家的矿山建设速度较快,但即使在全球主要产铜国,铜供应仍面临严重问题。
-
智利和秘鲁(全球第一、第二大产铜国)正遭遇罢工、抗议,同时矿石品位持续下降。
-
俄罗斯(全球第七大产铜国)受俄乌战争 影响,预计铜产量将大幅下降。
铜短缺或成全球经济最大挑战
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市场分析机构和银行 纷纷警告,今年全球铜市场将出现大规模短缺。
铜已成为全球绿色经济最关键的金属,短缺问题可能带来深远影响:
《金融邮报》(The Financial Post)指出,铜供应缺口之大,可能会:
-
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
推高制造成本,引发通胀。
-
阻碍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
Sprott:铜供应无法满足需求的两大核心原因
-
铜矿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一个新铜矿从勘探到投产,通常需要超过 10 年,开发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
2. 长期投资不足:铜价低迷时期,矿业公司削减勘探预算,导致新矿发现减少,供应增长受限。
此外,铜矿公司过度依赖并购(M&A) 而非新矿开发:
-
收购小型矿企及其矿产储量,比进行全新矿区(Greenfield)勘探更快、成本更低、风险更小。
-
新矿开发成本高昂,风险较大,因此矿企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扩张储量,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短缺的结构性问题。
随着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铜供应短缺将成为未来十年影响全球经济、制造业和绿色能源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铜矿投资大幅下滑,新能源革命开启新一轮铜超级周期
据 Sprott 数据,铜矿开发投资在2013年达到峰值,总额高达 261.3亿美元。但自那以后,投资额几乎减半并长期保持低位,2022年仅为144.2亿美元。
尽管资金缺口巨大,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全球能源转型 正在推动新一轮铜超级周期 的到来,这与上一轮由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不同。
全球去碳化进程推动铜需求增长
据 Morningstar 报道,全球去碳化(Decarbonisation) 进程成为许多原材料和金属的长期增长引擎,而铜是能源转型的核心金属之一。
目前,风能和太阳能 是最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上方图表展示了海上风电(离岸风力涡轮机)、陆上风电(陆地风力涡轮机)和光伏太阳能(Solar PV) 在发电过程中所需的铜含量,并与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进行对比。
这一数据清楚地表明,可再生能源对铜的需求远高于传统能源,未来铜市场将深受全球能源转型的影响。
资源民族主义加剧铜供应短缺,刚果(金)局势动荡影响全球矿业
资源民族主义(Resource Nationalism) 通常指国家或人民为了战略和经济利益,对本国境内的自然资源实施更严格的控制。
近年来,铜行业发生了两起典型的资源民族主义案例:
-
秘鲁(Peru)
-
作为2023年全球第二大产铜国,秘鲁因政府更迭引发全国抗议,导致Las Bambas 铜矿罢工,威胁 25万吨 的年产量。
-
巴拿马(Panama)
-
2023年,巴拿马政府下令 First Quantum Minerals 关闭 Cobre Panama 铜矿,直接削减全球市场35万吨铜供应。
铜供应短缺的另一大因素:产铜国的不稳定局势
全球最大铜矿之一的刚果民主共和国(DRC),近年来因政治和基础设施问题导致铜产量下滑。
Morningstar 报告:
-
2023年,Ivanhoe Mines 旗下的 Kamoa-Kaukula 铜矿季度产量下降 6.5%。
-
主要原因是刚果(金)国内电网不稳定,严重影响矿山运营。
然而,刚果(金)一直是矿业公司面临高风险的国家,在此运营的企业往往要承担极大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刚果(金):矿产资源丰富,却是全球最危险的矿业投资地之一
刚果(金)有两项全球之最:
-
全球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估计矿产价值高达 24 万亿美元。
-
二战以来因战争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据估计已有1000万人因战争丧生。
此外,人权问题也使刚果(金)备受国际关注:
-
童工、强迫劳动等人权指控,使得刚果(金)成为国际焦点。
-
Mercedes、大众(Volkswagen)和苹果(Apple)等跨国公司 皆从刚果(金)采购原材料,面临巨大供应链透明化的压力。
自1996年以来,刚果(金)东部冲突已造成约600万人死亡。
刚果(金)局势进一步恶化,疾病风险上升
近期局势更加严峻:
-
2025年2月7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Volker Turk警告,刚果(金)东部暴力事件升级,可能引发强奸、性奴役等侵犯人权行为(Reuters)。
-
卢旺达(Rwanda)指责刚果(金)计划发动大规模袭击,并表示金沙萨(Kinshasa)及其盟友已在戈马(Goma)机场及周边地区储备武器。
公共卫生危机:冲突导致疾病爆发风险增加
-
霍乱、疟疾、结核病和猴痘(mpox)等疾病传播风险大幅上升。
-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最近一个月,刚果(金)北基伍省(North Kivu)疑似霍乱病例已达600例,死亡14例。
-
当地供水系统遭破坏,进一步增加了霍乱等疾病的传播风险。
资源民族主义与政治动荡加剧全球铜供应危机
-
主要铜矿生产国(秘鲁、巴拿马、刚果)的资源民族主义和不稳定局势,使全球铜供应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
-
刚果(金)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因战争、政治不稳定、电力短缺以及人权问题,成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矿业投资地之一。
-
地缘政治风险、公共卫生危机和基础设施薄弱进一步限制了铜供应,全球矿业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始素材作者:Richard M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