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期货日报全新打造的《期货+》系列直播栏目开展了第二期直播,邀请了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战略投资部总监李鸣、浙商期货新能源项目部部长陆诗元、凯丰投资研究员王建三位嘉宾做客直播间,以《预期与现实博弈,工业硅路在何方》为主题,解读当前工业硅市场的核心矛盾。
工业硅价格或将企稳振荡一段时间
在当前西南枯水期来临、云南限电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工业硅是否会迎来新一轮价格上涨?
凯丰投资研究员王建认为,目前工业硅现货价格的成本支撑较强,如果没有超预期的影响因素,预计工业硅现货价格将会企稳振荡一段时间。“目前云南这边包括德宏、保山、怒江都在进行相应轮流限电的政策,我们了解到,云南最新周度开工率大约为70%,按照往年的情况,云南枯水期的平均开工率为30%—40%,在利润比较差的情况下,开工率最低可降至20%;而在丰水期的话,云南的开工率约为85%。”王建认为,在当前近70%开工率的情况下,云南地区后续开工率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从价格方面来看,王建认为,今年8—9月,工业硅现货价格在期现贸易商采购以及下游多晶硅等需求端的补库驱动下,已经在丰水期涨过一轮,当时现货价格已经给到非常好的枯水期生产利润。虽然近期工业硅现货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目前价格仍在西南地区主流生产成本线附近。如果没有超预期的季节性限电以及枯水期生产利润下降导致自发性停炉等因素影响,在目前的需求背景下,工业硅价格较难显著上涨。
从基本面来看,浙商期货新能源项目部负责人陆诗元认为,2023年多晶硅的产量增幅远大于工业硅,现阶段工业硅价格可能没有太多向下空间,但也很难找到上行驱动力,西南地区出现减产时才可能迎来价格拐点。
据陆诗元介绍,去年整个原生工业硅的产量大概是350万吨。从今年的产量来看,如果不考虑枯水期停工情况,剩下2个月按照40万吨/月的产量去算,今年原生工业硅最大的总产量为385万吨,与去年相比只增加了35万吨。从需求端来看,去年多晶硅全年产量为82万吨,今年多晶硅的产量保守估计会在150万吨以上,多晶硅对于工业硅的需求增量起码在80万吨以上。这也意味着多晶硅的产量增幅远大于工业硅。
谈及今年多晶硅产量大幅增长的原因,陆诗元认为,主要原因是多晶硅全年保持相对较高的开工率。“除今年6月份多晶硅价格暴跌导致一些高成本的小产能停产和计划性检修外,多晶硅几乎全年保持超负荷的开工状态。”陆诗元表示,目前不少多晶硅厂都具备超负荷生产能力,产量大概为公布产能的120%。主要是超负荷生产能够使他们的多晶硅生产成本降低,如果最终生产的产品质量差距不大,很多多晶硅厂都愿意超负荷生产。另一方面,多晶硅厂降负荷生产会使生产成本会急剧增加,他们在选择降负荷时会考虑非常多因素,甚至会跟直接停产进行对比。此外,更加关键的因素是多晶硅停工成本较高、耗时较长,每次开停相当于所有参数都需要重调,跟重开没什么区别,多晶硅厂也不会轻易选择开停炉。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战略投资部总监李鸣则认为,受西南地区电费调整政策影响,工业硅价格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涨价。“尽管今年工业硅、多晶硅及有机硅价格较前年处于一直下行的阶段,但在“双碳”目标中和新一轮政策背景下,工业硅价格下降空间非常有限。”李鸣认为,2024年一季度有机硅可能还会有一定小范围上涨,但上涨幅度不会很大。
李鸣表示,明年一季度,房地产方面可能还会有激励政策发布,在此之前,工业硅、有机硅成本有下限,上涨也承压,基本维持在小幅盈利的状态。“但从我们上市公司角度来讲,在做2024年财务预算时,我们认为明年可能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了。”李鸣说。
当前工业硅库存状态相对合理
当前,市场对库存和仓单量的情况都较为关注。对于当前市场而言,库存压力算不算大?
陆诗元认为,判断库存压力大不大,要明白合理库存应该在什么位置。相对来说,目前市场库存是一个比较合理甚至有些偏紧的状态。“我觉得在合理库存的构成上要考虑整个市场流转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库存量以及现阶段行业内各环节的持货意愿和持货能力两方面。”陆诗元表示,目前一些多晶硅和有机硅企业安全库存可以降到1—2周的库存水平,但考虑到中间环节还涉及硅粉厂存货、贸易商存货以及出口环节因素,按半个月的需求量去计算会比较合理。
陆诗元解释,比如月需求大概是40万吨,但整个市场的最终库存达不到20万吨,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难以维系基本运转。按照平衡表测算,去年年底的实际库存量应该是60万吨以上,这也是今年上半年有很多隐性库存的原因,这个库存数据跟大厂去年年底公布的库存总量19万吨、一季度末27万吨以及二季度末29万吨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吻合。今年前10个月去库量应该在20万吨以上,也就是说目前的实际存量应该是40万吨左右。
从仓单方面来看,陆诗元表示,在9月份之前注册不能够继续转到12月合约的“旧”仓单有13万吨,目前已经注销了8万吨,剩余量可能转移到一些贸易商和下游的常备库存中,这部分库存加上新仓单量应该是20万吨左右,最后剩下的20万吨库存就是整个市场在各个环节需要的最低流转库存水平。这也意味着,扣除仓单量整个市场的库存量已经接近最低库存水平。此外,陆诗元表示,还要考虑到目前负库存大厂的持货意愿,因为过去大厂用两个月时间把30万吨库存一次性出清,且多签了超10万吨的预售单,假设接下来大厂想重新累库,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会非常大。
王建也认为,从目前价格表现以及库存跟踪数据来看,当前工业硅上游环节确实处于被动累库阶段,同时11月底将集中注销9月以前生产的“老货”仓单,其流出虽短期增加了现货市场的供给压力,但由于期现贸易商的“蓄水池”作用,实际上仓单流出对现货市场的冲击会被平抑。
“盘面上看,11月合约和12月合约的价差曾一度高达1000元/吨,此时期现贸易商的接货意愿会比较强,接了仓单之后也并不急于出售。”王建解释,期现贸易商在高价差的情况下会采用非标套利的方式来化解仓单问题。在近1000元/吨的价差空间下,他们持有的“老货”仓单只要比现货市场价稍微便宜一些,还是比较容易出货的。此外,考虑到目前生产成本对现货价格的支撑性较强,期现贸易商并不急于出货。因此尽管仓单在流出,但对现货市场的冲击并没有大家原本预期的那么大。
同时,工业硅作为供给端弹性偏强的工业品,若现货价格进一步走低,则会引发硅厂更多停炉。“硅厂一般先通过捂货惜售的方式进行累库,从而减轻现货市场上的供给压力。如果累库以及资金压力比较大,他们就会进一步停炉。”王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去预测工业硅行业的未来库存是比较难的,因为供需会影响价格,同时价格也会影响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