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达成关税协议后,多家金融机构上调对中国的经济预测。
据商务部,12日,中美各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据中金测算,美国对中国的税率将从此前的165%降至50%。
摩根士丹利上调了其对中国近期季度GDP的预测,预计企业可能会加快出口以利用较低关税。该投行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
"虽然关税仍然较高,但暂停窗口可能导致出货和生产前置。"
该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及其团队预计,中国第二季度GDP可能高于目前的预估值,并且第三季度增长可能显示暂时韧性。
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据上证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发表最新观点,调整了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具体来看,摩根大通上调了对2025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并将中国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季度环比折年增长率)上调至3%。
货币政策方面,朱海斌维持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降息30个基点和降准100个基点的预测不变,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灵活性有所上升。
此外,瑞银、澳新银行、法国外贸银行等投行也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股市前景改善,谨慎的乐观情绪蔓延
对增长前景的乐观情绪正在改善对中国股市的展望。
野村证券已将中国股票上调至"战术性增持",并将部分资金从印度转向中国。花旗银行已将恒生指数今年底的目标上调2%至25000点,并预计到2026年上半年将达到26000点。
花旗中国股票策略师Pierre Lau表示,他已将消费板块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并强调中国的互联网和科技板块前景看好。
马来亚银行(Maybank)首席投资官Eddy Loh他看到通信服务和部分可选消费板块存在机会。他表示:
"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具有吸引力的风险回报,市场估值仍然不高。"
与此同时,一些专家认为,不要对可能仅是股市战术性反弹过于乐观。欧亚集团(Eurasia)中国主管Dan Wang表示:
"这并不改变大局。中国股市仍取决于国内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