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镍市场延续结构性过剩局面,而印尼政府频繁调整的产业政策则逐步成为镍价短期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印尼通过SIMBARA数字化监管系统、HMA动态定价机制和PNBP浮动税率机制等三项关键政策,意在强化本国镍资源的战略管控与产业链结构升级。这些政策组合直接影响了镍产业链成本结构,并通过价格传导显著提升了镍矿与镍铁价格,最终持续冲击到下游不锈钢行业的经营环境。
首先,SIMBARA系统实现了镍矿开采、运输、出口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严格绑定RKAB配额执行,提升了政策合规成本,尤其对中小矿企形成压力。短期内该举措增加了供应不确定性,或推升镍矿价格,长期来看有望抑制低附加值出口,促使资源向湿法冶炼、电池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集中,但成本压力已开始传导至镍铁及不锈钢企业。
其次,HMA定价机制调整则通过每月两次联动LME镍价,强化了镍矿价格的市场化联动,也显著增强了原料成本的波动性。以含镍10%的镍铁为例,若HMA为15534美元/吨,镍铁定价约为1476美元/吨(折合1063元/镍点),高于现货价约5%。在不锈钢库存高位、需求低迷的背景下,304不锈钢成本被动上升约650元/吨,钢厂难以转嫁成本,利润空间持续受压。
第三,PNBP税率浮动机制则直接提高了资源税负,特别是高品位镍矿税率由10%上调至14%-19%。具体到PNBP税率调整对于成本端变动路径,以HMA镍价为15534美元/吨为例,Ni<1.5%高品位镍矿的建议执行资源税税率将从10%调升为14%,对应抬升矿价成本和镍铁成本约4%,冰镍抬升约3%,推算电镍成本平均抬升3%-4%。终端市场因需求疲软而无法有效消化成本增加,下游不锈钢企业面临更严重的利润挤压。
综合来看,印尼政策组合短期内显著提高了镍市场价格的波动率并加剧成本抬升预期,但全球镍市结构性过剩格局并未扭转。LME与国内库存维持高位,终端需求增速有限,镍价中长期仍将受基本面限制。预计未来镍市场将围绕政策预期扰动与基本面现实之间的博弈展开,LME镍价预计维持13500-18000美元/吨宽幅震荡区间,沪镍对应区间为11-14.5万元/吨,不锈钢波动区间预计为12600-14000元/吨。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超预期变化;印尼政策执行风险;产业链供应释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