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2025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44.6,较上月上升1.2个点;先行指数78.4,较上月上升0.8个点;一致指数为71.0,较上月下降0.7个点。
一、产业景气指数小幅上升
2025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44.6,较上月上升1.2个点,总体看,本月景气指数持续上升,处在“正常”区间中部。
在构成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的12项指标中,LMEX指数、M2、汽车产量、家电产量、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月投资额、营业收入、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发电量指标、利润总额等9项指标位于“正常”区间;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标、有色金属进口额及有色金属出口额等3项指标位于“偏冷”区间。
二、先行合成指数持续上升
2025年4月份先行指数78.4,较上月上升0.8个点。经季节调整后,同比出现上升的指标有5项,分别是LMEX指数、M2指数、汽车产量指数、家电产量指数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数,增幅分别是1.9%、7.4%、11.8%、13.3%和15.0%。环比出现上升的指标有6项,分别是M2指数、汽车产量指数、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家电产量指数、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数及有色金属进口额指数,增幅分别是1.7%、44.1%、54.4%、52.2%、1.0%和10.5%。同比出现下降的指标有2项,分别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有色金属进口额,降幅分别是7.2%和14.1%。环比出现下降的指标是LMEX指数,降幅为2.7%。
三、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平稳,投资和效益均增加,各金属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国际方面,2025年4月份,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扰动,全球宏观经济呈现“分化加剧、风险累积”的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世贸组织警告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或降至-0.2%。分区域看,4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2.3%,低于前值2.4%,为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核心CPI同比持平于2.8%,环比增速0.2%略低于预期。特朗普4月实施的10%“对等关税”推动当月关税收入达1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北美供应链紊乱,墨西哥、加拿大制造业PMI分别回落至44.8和45.3,汽车、电子等产业受冲击显著。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边际回升至48.4,德国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7%,但法国、意大利等国仍处收缩区间。欧洲央行4月份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2.25%,为连续第六次宽松,但美国关税威胁导致汽车、机械出口订单下滑,欧元区4月份经济信心指数跌至-12.3。亚洲方面,制造业PMI降至50%荣枯线,中国、日本、韩国分别录得49、48.7和47.5,印度逆势增长至58.2。美国关税冲击下,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承压。区域分化明显:东南亚国家受益于产业转移,越南、印尼PMI保持扩张;南亚印度、巴基斯坦通过基建投资对冲外部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将区域增长预期从4.6%微调至4.5%,强调RCEP深化合作对稳定贸易的作用。
国内经济方面,2025年4月份,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面临外部压力,总体呈现“内需韧性显现、外需冲击加剧、结构分化深化”的特征。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的积极势头在4月份有所波动,制造业PMI回落至收缩区间,但高技术产业和消费升级领域仍保持较强支撑。从生产端看,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但增速边际放缓,4月制造业PMI降至49.0%,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4.3个百分点至44.7%,显示关税冲击对出口导向型行业影响显著。需求端呈现“内需强于预期、外需明显收缩”特征。消费市场在政策刺激下稳步回暖,社零总额预计同比增长6.4%,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清明假期带动旅游出行消费环比回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韧性,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5.3%,但房地产投资仍承压,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出口受美国加征关税冲击显著,4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下跌9.7%,对美出口订单减少导致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行业出口订单指数下滑超10个百分点。价格方面,工业品价格通缩压力加大,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4.8%,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拖累企业利润空间。CPI同比降幅收窄至0.1%,核心CPI保持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微降至5.2%,但制造业用工需求有所收缩。政策层面,4月份政治局会议明确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重点支持科技攻关、消费升级和外贸企业纾困,5月7日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部关税冲击延续、房地产投资尚未止跌等挑战,但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内需市场潜力释放为经济韧性提供支撑。
产业方面,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6%;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985.1万吨,同比增长2.2%。铜方面,3月份我国铜精矿含铜量、精炼铜产量及铜加工材产量均有所增长。1-3月铜精矿含铜量累计42.4万吨,同比增长4.7%;1-3月精炼铜累计产量353.6万吨,同比增长5.0%;1-3月铜加工累计产量526.7万吨,同比增长1.8%。铝方面,3月份我国氧化铝、原铝及铝加工材产量均有所增长,且氧化铝产量增长幅度较大。氧化铝产量747.5万吨,同比增长10.3%;1-3月氧化铝累计产量2259.6万吨,同比增长12.0%。3月份原铝产量374.6万吨,同比增长4.4%;1-3月原铝累计产量1106.6万吨,同比增长3.2%。3月份铝材产量598.2万吨,同比增长1.3%;1-3月铝材累计产量1540.5万吨,同比增长1.3%。效益方面,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1-3月,11906家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实现营业收入186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实现利润总额771.3亿元,增长21.5%。
市场方面,4月份,受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影响,有色金属市场普遍受挫,国际期货市场中,铜铝铅锌锡镍等基本金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LME3月锡价下跌最大,跌幅达14.4%(5297美元/吨),镍价亦重挫3.1%(500美元/吨),主要原因是印尼供应扰动缓解与新能源需求阶段性疲软;铜、铝分别下跌6%和5.3%,受美元走强及美欧关税政策压制。国内期货市场锡价领跌8.2%(23190元/吨),镍跌3.6%,铜、铝跌幅相对可控。现货市场呈现结构性差异:锌现货逆势上涨4.92%(广东均价22679元/吨),反映基建需求韧性;而锡现货虽未直接披露,但期货下跌预示下游消费电子需求不振。总体而言,4月份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呈现“生产平稳、投资增加、市场受挫”的特征。
综上,我们认为,近期有色金属景气指数有望在“正常”区间继续小幅波动。
附注:
1、有色金属产业先行合成指数(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有色金属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7项指标构成:LMEX指数、M2、家电产量、汽车产量、商品房销售面积、有色金属产业固定资产月投资额、有色金属产品进口额。
2、有色金属产业一致合成指数(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5项指标构成: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发电量、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额。
3、有色金属产业滞后合成指数(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职工人数、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产成品资金(期末占用额)、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综合景气指数由12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7、有色金属产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为便于分析,编制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时,暂未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