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ICSG 2024铜业年鉴,研究全球铜矿生产的风云变幻。主要观点如下:
铜的生产过程
铜的生产始于含铜矿石的开采,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浸出法三种方式。其中,露天开采是全球最主要的采矿方式。矿石被开采后,需要经过破碎、研磨和浮选等工艺,以提高铜的品位。通常,得到的铜精矿含铜量约30%,但品位可能在20%至40%之间。
随后,铜精矿进入冶炼阶段,经过焙烧(可选)、熔炼和转换工艺,形成含铜量在50%-70%的铜锍(matte)。再通过转炉加工,得到98.5%-99.5%纯度的粗铜(blister copper)。粗铜可以通过火法精炼,或进一步重熔并铸造成阳极板,进入电解精炼环节,最终得到99.99%纯度的阴极铜。
另一种重要的铜提取方式是湿法冶金(SX-EW),适用于低品位氧化矿或部分硫化矿。通过溶剂萃取和电积工艺(SX-EW),直接得到高纯度阴极铜。2023年,SX-EW工艺占全球铜矿生产的20.4%。
全球铜矿生产趋势
自1900年以来,全球铜矿产量持续增长,从不到50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24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14%。SX-EW工艺自19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到2023年产量已达到460万吨,占比显著提升。
自1900年以来,全球铜矿产量从不足50万吨 以年均3.14% 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已达到2240万吨。
SX-EW(溶剂萃取-电积) 工艺在1960年代之前几乎不存在,但到2023年,其产量已达到460万吨。
铜矿生产的区域分布(1960年 vs 2023年)
-
1960年:全球铜矿产量仅为392万吨,其中北美(36%)、非洲(25%)和拉美(19%)是主要生产地区。
-
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达到2236万吨,拉美占比增至40%,亚洲增长至21%,而北美的份额下降至10%。
拉丁美洲的铜矿产量 从1960年的不足75万吨 激增至2023年的890万吨,目前占全球总产量的40%。
亚洲的铜矿产量 也显著增长,其全球占比从6% 上升至21%。
相比之下,北美的份额 从36% 下降至10%。
2023年全球前20大铜矿生产国
智利以530万吨的年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铜矿供应的近四分之一。秘鲁的铜矿产量近年来快速增长,已达到全球总量的12%。刚果(金)自2015年以来增速迅猛,预计未来可能超越秘鲁成为第二大生产国。
2023年,智利 贡献了全球近四分之一 的铜矿产量,产量达到530万吨。
秘鲁 自2015年以来铜矿产量大幅增长,占全球总产量的12%。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 近年来表现强劲,2024年超越秘鲁,成为全球第二大 铜矿生产国。
铜矿产能发展趋势(2000-2028年预测)
全球铜矿产能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3240万吨,相较2023年的2750万吨增长18%。其中,80%的新产能来自铜精矿,20%来自SX-EW工艺。预计未来几年年均增长率为3.3%,新矿山投产将继续推动产能增长。
产能利用率(即产量与产能之比)在2023年 为81%。
注: 产能数据反映的是生产能力,而不一定是生产预测。
全球前20大铜矿(2024年产能排名)
全球最大的铜矿仍然是智利的Escondida,其产能为1350万吨,归属于必和必拓(BHP)、力拓(Rio Tinto)和日本住友(Japan Escondida)。其次是印尼的Grasberg(800万吨)和智利的Collahuasi(600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刚果(金)的Kamoa-Kakula矿,由艾芬豪矿业(Ivanhoe Mines)和紫金矿业联合开发,其产能已达550万吨,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总之,全球铜生产格局正在不断变化,拉美和非洲在铜矿产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湿法冶金工艺(SX-EW)在低品位矿石中的应用正在扩大。未来,随着新项目的开发,铜矿产能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满足全球对铜的需求。
(原始素材来源:ICSG 2024铜业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