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铜供应之谜
发布时间:2023-11-29 09:37:36      来源:文华财经

据外电11月27日消息,大宗商品分析师对铜供应的预测通常都是错的,他们经常预计铜市供应过剩。

难以捉摸的过剩

2022年,铜矿产量增长4%至2,190万吨,精炼铜产量上升1%至2,460万吨。全球精炼铜消费总计2,480万吨。

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去年10月开会时预计2023年铜市供应过剩15.5万吨。今年5月,该组织将预测调整为铜市短缺11.4万吨。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预估数据相对较小。在2,200万吨的铜市场总量中,有11.4万吨的无形缺口,远低于市场总量的1%。真的有人能声称准确预测过剩或短缺数量的误差在百分之一以内吗?这似乎极不可能。

但为了进行讨论,假设ICSG对2023年的短缺预估是正确的。错过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媒体专栏作者Andy Home指出,当前铜市有两个主题。一是中国的铜消费增长速度比之前预测的要快;二是矿山供应再次达不到预期。

ICSG报告称,今年中国精炼铜的表观消费预计将增长1.2%,2024年将增长2.4%。ICSG表示,预计今年全球其他地区的消费增幅将超过去年的0.4%,达到1.6%,超过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该组织认为,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具有挑战性,但“预计大多数关键的终端需求领域的生产活动将继续上升”。

更有趣的数字与矿山供应有关。ICSG去年10月召开会议时,预计2022年全球矿山产量将增长3.9%,今年将增长5.3%。今年5月,该组织将去年矿山产量增幅调整为3%,并将对今年的预测下调至3%。

需要注意的是,新的铜供应仅仅集中于五个矿场,分别为智利的Escondida、Spence和Quebrada Blanca;巴拿马的Cobre Panama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amoa-Kakula项目。

然而,预期中的新供应正被现有项目屡遭挑战所抵消。

ICSG将“运营和地质技术问题、设备故障、恶劣天气、山体滑坡、少数国家修订的公司指导意见以及秘鲁的社区行动”作为其下调矿山增产预估的原因。

该组织跟其他所有的铜分析机构都将供应受扰的抵消作用纳入了矿山供应预测中,但过去六个月的问题尤其严重,即使按照矿山表现不佳的历史标准来衡量也是如此。

然而,当前多头和空头之间的铜叙事存在争议。以高盛(Goldman Sachs)为代表的看多者认为“今年没有新的供应浪潮”,并警告称,随着库存降至临界水平,将出现“缺货事件”。该行因此预计今年铜价将上涨25%,12个月价格预测(5月起)为每吨11,000美元。

以花旗为代表的看空者则宣布,“2023年铜库存耗尽极不可能发生。”花旗以全球需求疲软、成品库存较高和供应改善为由,将5月至7月的价格预测从每吨8,500美元下调至8,000美元。

Kitco的六个月图表显示,现货铜交易区间介于10月初触及的每磅2.50美元(每吨5,511美元)下方低点至7月末触及的接近每磅4美元(每吨8,818美元)高位。

11月27日周一,LME三个月期铜下跌64.5美元,或0.77%,收报每吨8,364美元。COMEX 2月铜期货合约下跌3.1美分,结算价报每磅3.7580美元。

精炼费用

花旗银行对2023年的铜价预测虽然比高盛更准确,但从一个重要指标来看,其对2024年供应的乐观预期是错误的。

每年11月,全球铜矿商与中国加工企业都会进行下一年铜精矿加工精炼费(TC/RCs)的谈判。

冶炼厂将精矿转化为精炼金属的费用反映了铜供应链原材料阶段的情况,该费用在供应过剩时期上升,在供应短缺时期下降。

如果铜市如花旗预测的那样在2024年进入供应过剩,那么为什么冶炼厂费用会下降?

上周有报道称,智利矿商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上周与中国铜冶炼商金川集团达成协议,将明年的铜精矿加工精炼费(TC/RCs)敲定为每吨80美元或每磅8美分,较今年下调9%,因"矿石供应紧张且精炼能力扩大”。

上述费用为三年来首降,2023年的铜精矿加工精炼费为六年高位每吨88美元或每磅8.8美分。

为确保自给自足,中国正在/已经扩大其铜冶炼厂网络,这意味着该国将开始进口更多的铜矿石用于国内加工。

研究机构CRU Group的首席分析师Craig Lang表示:“与所有国家一样,中国意识到了对铜的战略需求,尤其是随着绿色能源应用的增长,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希望确保自给自足。”

“根据CRU的数据,中国今年将占全球精炼铜产量的45%左右。”

预计到2025年或26年,中国新增铜冶炼能力将使中国成为铜净出口国。由于如此多的冶炼厂需要铜精矿,精矿市场将收紧。

供应短缺临近

整个铜市场也是如此。今年2月,美国CNBC报道称,“受南美供应流日益严峻和需求压力加大的推动,2023年全球市场将面临铜供应短缺。”

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预测,到2030年铜市将出现重大供应缺口,这主要归因于秘鲁的动荡和能源转型行业对铜的需求增加。

这个占全球铜供应10%的南美国家,自去年12月前总统卡斯蒂略(Pedro Castillo)被赶下台以来,一直饱受抗议活动之苦。

今年1月,因抗议者洗劫并纵火,嘉能可暂停了其Antapaccay铜矿的运营。

MMG Ltd.旗下Las Bambas铜矿目前正在进行罢工,据报道,如果该公司不能满足工会要求,工会将考虑从11月28日起无限期罢工。

邻国智利是头号产铜国,占全球供应量的27%。

高盛在1月16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智利在2023年至2025年的铜产量可能会减少。”

Cobre Panama一直处于供应封锁状态,所有者第一量子(First Quantum Minerals)周一警告称,如果港口封锁特续下去,该矿将不得不暂停运营。

至于绿色能源转型方面,伍德麦肯兹分析师团队预计到下一个十年,供应缺口将在600万吨,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内需要六个Escondida铜矿投产。这种预测肯定不会发生。

问题在于没有足够多的新矿,更不用说大型矿了。媒体估计,到2040年,精炼铜需求将增长53%,但供应量仅增长16%。

另一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31年,电气化预计将使铜的年需求增至3,660万吨,供应则将为3,010万吨,还有650万吨的产能有待开发。

电缆供应商Nexans加拿大业务部门副总裁Jerome Leroy指出,预测显示,到本十年末,年产能将增至2,700万吨,而需求可能高达3,500万吨。他警告说,短缺最早可能在明年出现。

那么为什么不能开采更多的铜呢?国际铜研究小组表示,自1960年以来,地下一直有平均38年的储量。事实上,尽管对铜的需求增加,但储量仍在增长(随着铜价上涨,无利可图的矿石变得有利可图),该组织声称,可供开采的已探明储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此外,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尽管全球已生产7亿吨铜,但仍有21亿吨的已发现铜矿有待开采。

未开采更多铜有两个原因,一是成本(铜行业的鼓励性定价被认为是11,000美元/吨),二是监管延迟。

铜线制造商Kris-Tech近期发布博客称,确定一个地点是否有足够的铜矿石来进行投资可能需要两到八年的时间,在此之后还需要四到十二年才能开始运营。在北美,一座矿山从发现到投产可能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

“2019年至2022年间新建的初级铜矿从发现到商业生产的平均交付周期为23年。”

“预计2023年将进入商业生产的新铜项目包括智利的Quebrada Blanca二期、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isanfu和Kalongwe、博茨瓦纳的Tshukudu、澳大利亚的Anthill、巴西的Serrote和俄罗斯的Udokan,2023年铜产量可能因此增加约55万吨。然而,未来铜供应增长的大部分将来自现有矿山的计划内扩张,而不是新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目前的矿山面临着易于开采的铜矿石供应减少的问题,这意味着矿工必须挖得更深,增加的挖掘成本显然更高。

鉴于全球大部分大型高品位矿床已经被发现,勘探并不容易,但为什么大型铜矿商不能简单地利用现有储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呢?

事实是,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铜矿企业增加储量的主要方式是降低边界品位,而不是派遣勘探队在世界各地寻找下一个巨型铜矿床。

这样做相当简单。矿山计划基于"临界品位”,即以给定价格开采1单位岩石所需的最低品位。任何低于这个品位的矿石都会留在地下。当金属价格上涨时,矿业公司每吨的产量会增加,因此他们在“降低临界品位”的同时仍能盈利。这本质上是将以前旧价格的废石变成了新价格的可开采矿石。

到2015年,该行业的原矿品位已经比2001年低了30%,在此期间,年产量的每吨成本飙升了四倍,这些都是典型的枯竭迹象。

根据Goehring&Rozencwajg的说法,该行业“正在接近临界品位的下限,棕地扩张不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正在迅速接近储量无法增长的地步。”

在建立可持续的铜供应链方面,取得新发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过去10年里,新增铜储量急剧放缓,自2010年以来,新发现储量下降了80%。

几个大型铜矿已经在露天开采出了所有的矿石,并正在地下开采更高品位的矿石,但开采成本更高。蒙古的奥尤陶勒盖(Oyu Tolgoi)就是一个例子,该矿于5月开始地下作业。

《日本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随着对铜的需求激增,供应越来越可能来自这类矿山: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在传统的铜管辖范围之外,在政府保护其自然资源的嫉妒目光之下运作。

最早在奥尤陶勒盖矿床工作的地质学家之一Doug Kirwin表示,“将有一场巨大的危机。”

Kirwin现在是一名独立咨询地质学家,他补充道:“在未来10年内,我们不可能提供足够多的铜来推动能源转型和净零排放。这不会发生。因为没有发现或开发足够多的铜矿床。”

文章指出,迫在眉睫的铜短缺鼓励了铜并购,如嘉能可试图恶意收购泰克资源公司、纽蒙特竞购澳大利亚Newcrest,以及必和必拓收购铜生产商Oz Minerals。

然而,《日本时报》得出的结论是,“鉴于建造新矿山相较于购买新矿山仍然太过令人头疼”,而且勘探支出仍远低于所需,这些简单地将铜储量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的交易都不会改变全球铜平衡。

根据高盛的数据,新铜矿的监管审批已降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是一个不祥的迹象,因为建造一座铜矿的监管审批可能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

媒体援引Global Mining Research董事总经理David Radclyfe的话说:“矿山越来越老,越来越深,品位越来越低。然后,你就需要遵守环境要求的转变,这增加了复杂性。除此之外,还有政治风险。”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首席金属和矿业分析师Kevin Murphy表示,“2023年矿业公司的资本支出将下降11%,勘探支出可能下降10%-20%。”

亚洲抢占先机

解决铜短缺问题的另一个障碍是,五个新的大型矿山中有四个已经签订了承购协议。

Cobre Panama每年30万吨的产量中有近一半流向韩国。根据一项为期15年的承购协议,加拿大第一量子每年将从Cobre Panama向韩国LS Nikko铜冶炼厂供应122,000吨铜精矿。

到目前为止,预计将交付80%新铜产量的5座矿山中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amoa Kakula铜矿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5月25日开始商业生产,虽然第一阶段的年产量定为20万吨,但第二阶段将增加20万吨的年产量,峰值产量将超过80万吨/年。

(请记住,预测是我们需要在6年内每年新增100万吨铜产量。Kamoa-Kakula未来80万吨的年产量钢刚刚接近六年中一年的水平。其他5年新增的100万吨年产量从哪来呢?)

在该项目占股39.6%的Ivanhoe Mines签署了两份承购协议,向两家中国企业分别出售Kakula铜矿50%的铜产量。Kakula是Kamoa Kakula合资项目中两家铜矿中的其中一家。换言之,该项目一期的全部产量都流向了中国。

这样一来,还剩智利的三座矿山一Escondida、Spence和Quebrada Blanca的“QB2”扩建项目。2016年,全球最大铜矿智利Escondida的大股东必和必拓承诺斥资不超过2亿美元扩建其Los Colorados选矿厂。扩建将有助于抵消矿石品位的下降,并增加铜产量,实现未来十年年均120万吨。必和必拓持有Escondida 57.5%的股份,力拓占股30%,其余12.5%由JECO Corp和JECO2 Ltd.持有。

JECO是三菱日本矿业和金属公司与三菱材料公司的合资企业。目前尚不清楚Escondida的任何产品是否被JECO公司收购。

必和必拓表示,一旦Spence矿场的扩建实现满产,至少在2026年之前,其年产量将达到30万吨。Spence的所有权由必和必拓和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Minera Spence SA各占一半。

泰克资源公司的Quebrada Blanca二期项目预计将在其28年矿山寿命的前五年实现31.6万吨铜当量的年产量。2019年,这家加拿大公司完成了一项12亿美元的交易,住友金属矿业公司和住友商事公司将通过8亿美元和4亿美元的出资,收购项目所有者Compania Minera Teck Quebrada Blanca美国(“QBSA”)30%的权益。与Escondida一样,目前尚不清楚这两家日本公司是否会从QB2的生产中分得一部分,或者只是分享利润。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新铜供应集中的五个矿山中,有四个矿山与非西方买家签订了现成或隐含的承购协议。就Kamoa Kaukula而言,100%的初始产出将由两家中国公司分担,其中一家公司拥有这一合资项目39.6%的股份。根据2017年的承购协议,Cobre Panama近一半的年产量流向了一家韩国冶炼厂。Escondida和Quebrada Blanca都部分归日本公司所有——可以假设相应比例的产量将流向日本。

分析师并不关心谁拥有铜,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全球供应量。不幸的是,铜的去向——主要是中国、韩国和日本——意味着它谈不上全球供应。事实是西方国家几乎没有就世界未来80%的铜供应达成承购协议。

大宗商品分析师喜欢谈论即将冲击铜市场的全球供应浪潮,但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可预见的铜供应中,80%来自上述五座矿山,但其中五分之四的矿山与非西方买家签订了承购协议。

这些供应已经被锁定了。之前有人说过,如果想缓解供应短缺,需要再找到600万吨铜,即每年100万吨的新铜产量——相当于每年一个Escondida矿场的产量——但五个矿场中只有Kamoa一家有能力生产接近这个数量的铜。而Kamoa的产量将供给中国。

我们已经明确区分了全球铜供应和全球铜市场。被承购协议锁定的铜供应不应该被与全球供应混为一谈,因为这些供应永远到不了美国、加拿大或欧洲。相反,这些铜将直接进入中、日、韩的冶炼厂,用于这三个亚洲国家的工业发展。

我们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的水资源存在问题,不得不进行海水淡化来供应该国干旱的北部开采区。智利铜委员会(Cochilco)估计,到2030年,采矿业对淡化海水的使用将增加156%,其中90%的淡化海水用于铜加工。

有报道称,严重的干旱正在使对几个国家水电生产至关重要的河流和水库干涸。

由于全球变暖使本已稀缺的水和矿产资源变得更难、更贵获取,对现有矿山的保护和寻找新矿床的工作将加强,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运营成本上升以及造成与水资源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冲突。

眼下全球大部分地区正经历干旱,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加频繁和强烈,未来的金属产量似乎面临着非常现实的风险。

高盛分析师表示,“例如,极端天气和劳动力问题导致的铜矿生产中断预计将恶化,今年可能会影响到160万吨产量,这让寻找矿产以推动绿色能源繁荣的公司感到头疼。”

要维持目前2,200万吨的铜产量已经够难的了,更不用说将其翻一番了。记住,到2035年,预计将有200多座铜矿的矿石耗尽,80%的新产量仅限于5座矿山,而其中大部分供应被锁定在与亚洲买家的承购协议中。

除了电气化和脱碳,我们仍然需要足够的铜来满足其他用途,如建筑铜线和管道、基础设施扩建、输电线路等。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对铜的需求激增,这些国家的民众希望“像美国人一样生活”。

美国主流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Sierra Club)曾统计,“美国人均商品和服务消费将是中国的53倍……美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但使用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纸张、四分之一的石油、23%的煤炭、27%的铝和19%的铜。”

结论

亚洲国家正在转向矿石进口,以扩大加工/冶炼能力。这对西方的铜供应来说不是个好兆头。请记住,在可预见的未来,铜供应80%集中在五个矿山,所有这些矿山都与韩国、日本或中国签订了重大承购协议。例如,Kamoa铜矿100%的出口将流向中国。

英国商品研究所(CRU)预计,今年中国铜需求将增长5%,而高盛已将铜列为明年的首选商品之一,理由是“强劲的绿色需求环境”,尤其是在中国。

自然资源投资公司Goehring&Rozencwajg认为,在对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的推动下,铜的情绪在第二季度仍然看跌。另一方面,铜的短期基本面变得越来越利多。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数据,2023年前四个月,矿山供应再次令人失望。

智利的产量仍然特别令人担忧。今年前四个月,智利的矿山供应量同比下降近2%。Codelco警告称,产量可能降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6月, Andre Sougarret在担任Codelco首席执行官仅一年后突然辞职。Sougarret列举了智利铜矿面临的众多“复杂性”。

智利供应了全球几乎四分之一的铜,过去我们讨论了困扰其铜行业的问题;特别是矿石品位下降、水资源短缺、劳动力问题和不确定的财政制度都对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幸的是,我们预计这些问题今后不会有任何改善。受智利减产影响,2023年前四个月全球铜矿供应量同比收缩了0.2%。

与此同时,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全球铜需求依然强劲。2023年前四个月,经合组织的铜需求强劲增长了3.7%。尽管金融媒体上有无数看跌文章,但中国的铜需求仍在激增,精炼铜需求同比增长8%。

中国已经在以惊人的速度吞噬铜和铜矿石,现在他们想要更多。毫无疑问,中国正在有意加强对全球铜市场的控制,就像其在锂、钴、石墨、镍、钢和稀土供应链上已经取得的成就一样。

“在去年12月的关键矿产战略中,加拿大将铜与锂、石墨、镍、钴和稀土元素一起列为六大关键矿产之一,因为它在清洁技术领域很重要。”《金融邮报》看来,西方再次陷入困境。

据《金融邮报》报道,“在去年2月的关键矿产战略中,加拿大将铜与锂、石墨、镍、钴和稀土元素并列为六大关键矿产,因为铜在清洁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国家似乎再次陷入困境。